為什么要卸甲
卸甲真的不是一種儀式感,而是出于對自身指甲的保護,如果美甲在手上保持太長的時間,就會有這么一些不良后果:
1、起翹部分讓人“犯罪”
通常美甲在顧客手上保持一個月左右就差不多了,時間再久,美甲就沒有那么牢固了。這時候就會有起翹、脫落的現象。美甲起翹之后會勾衣服和頭發,讓人時不時想去摳一摳,不把美甲整個摳掉簡直不甘心。這樣徒手摳指甲帶來的后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一)摳指甲容易造成指甲受損
指甲是由多層角質構成的,打磨過的指甲面和甲油膠黏合非常緊,如果強行摳掉,很容易破壞指甲表面結構,導致指甲分層,讓指甲變得又薄又脆。
(二)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用右手摳左手,居然把右手指甲上的甲油膠摳了一個豁口,治好還得用左手摳右手,沒完沒了。
2、產生縫隙,引發細菌感染
美甲如果在指甲上時間久了,與指甲本身的結合就沒有剛做好時那么牢固,可能會有一些小縫隙。比如說包邊被磨損,能直接看的到本甲和甲油膠層的分層。這時候本甲就更危險啦,為什么呢?在甲面與甲油膠層所形成的“夾縫”中,會囤積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說做家務時洗刷碗筷的水,吃小龍蝦時的湯汁……這樣指甲表面處于一個復雜、潮濕的環境中,就很容易引發細菌和真菌感染。我們常見的卸甲后指甲表面發青、發綠,就是指甲有點發霉了。所以很多時候給指甲帶來傷害的并不是美甲本身,而是不正確的美甲習慣。
3、指甲長易折
指甲留的過長,生活方方面面都可能會不方便,撿個硬幣、敲個鍵盤都覺得沒那么利索。除此之外,還可能因為留的太長而折斷,甚至傷到甲床。指甲受力點都是在的A、B兩點和游離緣上。指甲長(chang)了之后,稍微做一些指甲費力的事兒就會覺得指甲吃不消,這里需要一個例子來跟大家解釋下:我們的甲床、AB兩點和游離緣對指甲的支撐作用,就像桌邊的尺子一樣,桌面相當于甲床,桌沿是游離緣。如果指甲短的話,有各方面的強力支撐,指甲受力后的形變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因此不會折。但是當指甲長長之后,受同樣的力,發生的形變就會增大,一旦超過指甲可接受的范圍,指甲就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