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以為這種近乎強迫癥般的日系美容概念大概也就在日系小圈子里流行一下,沒想到這幾年在歐美品牌中也開始有借鑒的趨勢了,最熟悉的就是倩碧家的iD活芯乳。
倩碧通過在在3大黃油產品中增加了5種iD活芯乳,把原先簡單的保濕變成了15種護膚可能,盡最大能力滿足了不同肌膚的需求,再算上原有的3種潔面,5種爽膚水……感覺搭配組合一下子呈幾何數增長,也是蠻拼的。
而另一位Dior則是在精華上動足腦筋,大熱的未來新肌系列單這一個系列就有4款精華,把急救,抗皺,緊致,煥亮等功效統統網羅。雖沒有前幾位品牌那么冗長的產品線,但也算清晰明了,同時又具有針對性,從一個側面也看出歐美品牌和日系品牌在策劃思路上雖有共同點,但分歧也是挺大的。
當然如果說到歐美的定制護膚品牌,德國的Noesa估計是永遠無法繞開的品牌。品牌創始人與曾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合作,經過20多年的不斷鉆研,才創立了這個品牌。并且他們探尋了一套獨一無二的利用光子來修護細胞的理論。
從上千的洗面奶,到需要親自飛往德國定制的價格幾十萬人民幣的專屬系列,這個品牌用護膚界中的愛馬仕來形容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很多人坦言:“從沒想到用一款護膚品可以一年用掉一輛保時捷”。雖然看起來護膚品定制有越來越親民化的現象,但是這種貴婦級的高定也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外比如強生公司旗下露得清品牌計劃在2020年將首款定制化3D打印面膜MaskiD引入中國;2020年的5月,歐萊雅也有計劃推出了一個能實現大規模生產定制化粉底的服務My Little Factory。總之就是個性化定制美容今后將成為趨勢,這也不再是彰顯身份和實力的一種表現,而會逐漸變成美容保養的日常,期待個性化定制普及的那天,大家都能用上最符合自己皮膚需求的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