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缺鐵性貧血?我們人體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鐵就是其中的一種,當體內缺乏鐵時,就會出現貧血癥狀,患鐵缺乏癥主要和下列因素相關:嬰幼兒輔食添加不足、青少年偏食、婦女月經量過多/多次妊娠/哺乳及某些病理因素(如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瀉、萎縮性胃炎和鉤蟲感染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缺鐵性貧血的癥狀!
缺鐵性貧血的癥狀
1、皮膚黏膜蒼白,臉色變得蒼白無血色,或顯得萎黃,眼瞼內粘膜等變白。缺鐵會導致血紅蛋白供氧不足,血液會優先流向人體中的重要器官,造成皮膚、眼臉、口唇、指甲等部位出現缺血的癥狀。
2、身體感到乏力易倦,嗜睡,心跳加速。血紅蛋白合成不足會影響機體的氧氣供應,人體的肌肉缺氧會造成四肢乏力,而一旦心肌缺氧,輕微勞動也會感到心悸氣喘。
3、頭暈、耳鳴、思維反應下降。機體缺鐵會降低血紅蛋白的運氧能力,影響腦部的氧氣正常補給,導致缺氧繼而引發頭暈、反應能力低、思維滯后、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4、貧血會造成食欲下降,嚴重者有異食癖,偏好某種食物。女性貧血還可表現為月經不調,閉經或月經過多,手腳冰冷,頭發干枯易斷落等。
5、呼導致精神行為異常,如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異食癖;體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頭萎縮、口角炎、缺鐵性吞咽困難。
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1、鐵的儲備不足
新生兒體內鐵的含量主要取決于血容量和血紅蛋白的濃度,雙胎兒、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從母體未能得到足夠的鐵儲備,而又未能及時補充體內的鐵量。因為鐵量與其體重成正比,故出生體重越低,體內鐵的總量越少,發生貧血的可能性越大。
2、鐵的補充不足
嬰兒時期生長發育迅速,血容量增加快,所需要的造成物質多,但嬰幼兒的飲食以乳類食品為主。母乳中含鐵量較低。牛乳含鐵最則更低,不易吸收。如嬰幼兒未及時添加輔食,或食物中含鐵不足,即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較大的兒童如果偏食、挑食,鐵的攝入不足,也可以發生缺鐵性貧血。食物的制作不科學和搭配不合理,都會影響鐵的吸收,如食物偏堿性。含有草酸、植酸等類物質,都不利于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