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些年時尚圈最熱門的趨勢,要數“靜奢”或者“老錢風”。
簡約、沉穩、低調、無Logo......這些形容詞是它們的共同特質,標志性時裝劇《繼承之戰》的服裝設計師Michelle Matland在提到這類造型的精髓的時候,也聊到—— 在營造這種大亨家族的生活,核心理念是“場景和物品要給人很昂貴的感覺,但又不能輕易被察覺。” 總結來說就是,其實不需要說一句話,靠這種氛圍的營造,就可以快速傳達出你的地位和能力。

而實際上,從本質上來說,無論是“靜奢”或者說“老錢風”,它們都屬于“Investment Dressing”也就是“投資式穿搭”的一環,反映出一種更加長期主義,或者說是可持續發展的消費心理以及行為習慣。
甚至就連我們平時經常看的Kendall Jenner,也一改平時或性感或張揚的作派,街拍中出現了愈加清爽簡單的造型。
在這種輕松自在的氛圍下,人們更加記住的,是自信的穿著者本身,而不是別的造型里那略顯夸張的時裝。
VOGUE美國版對這個造型的評價也很高,還把她放在Best Dressed List的封面,還小范圍的出圈了一陣:
這個出圈造型,正是不久前她去參加Bottega Veneta 2025春夏系列發布秀被拍到的。
當晚來看秀的嘉賓,還有兩位奧斯卡影后楊紫瓊以及Julianne Moore,鏡頭還拍到了舒淇,她們都穿得極其簡單,衣服不喧賓奪主,反倒透露出穿著者那種獨有的特別氣質。
是一種舉手投足間,鎮定自若的,發自內心的,引人注目的美。

前些天,VOGUE剛好采訪了Bottega Veneta創意總監Matthieu Blazy,他其實也提到“Investment Dressing”概念,他表示:
“最近Investment Dressing已產生微妙的轉變——不僅是代表能夠長久流行的經典款式,現在還包括展現其獨特性及制作用心的作品,這些都是讓服裝價格變得高昂的原因。”

我們問了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那么配飾呢,該怎么選擇?
他告訴我們,深具個人意義、可代代相傳的高級珠寶,正是最切合時代需要的投資方式。 有趣的是,自2021年底加入Bottega Veneta三年后,Matthieu Blazy也終于在最近推出了他的首個高級珠寶系列。聊到原因的時候,他說,“品牌能設計出超卓的服飾及手袋,全因我們擁有優秀的工匠,所以,既然有這樣的資源,何不創作珠寶呢?”

無獨有偶,就在前不久Vogue Business還與巴克萊銀行研究部(Barclays Research)公布了奢侈品行業Q3季度的各項數據。
數據預測,在Q4珠寶首飾將重新成為購買最多的產品,因為消費者傾向購買知名品牌并投資能夠持續保值的經典產品。 另外,中國有46%的奢侈品消費者購買過中古商品,至于購買它們的最大原因便是 “獨一無二”。 這類消費行為的轉變與Investment Dressing所提倡的理性消費有關,消費者們希望做出更深思熟慮的購買決策——他們正在尋找投資品,以彰顯對奢侈品的投資實力,并提高環保意識。
這一切,恰好印證了Matthieu Blazy所提到的“深具個人意義、可代代相傳的高級珠寶”的觀點。
大家都知道,Matthieu Blazy的作品結合了令人驚嘆的工藝和不受約束的現代主義概念,于是他在設計高級珠寶的時候,也能將其服裝設計中的簡潔線條和低調內斂呈現于款式之中。 有別于某些設計師在擴展到不同的領域時略顯局促,Blazy傾向于用自然的方式設計珠寶,他說設計的時候“如魚得水”。

這是因為,Bottega Veneta的高級珠寶,工藝上委由有“黃金之都”之稱可追溯到 14 世紀的維琴察(Vicenza),當時維琴察金匠行會首部章程中記錄在冊的專業金匠便已多達150名。
維琴察,它代表文藝復興后期的一次絢爛綻放——作為意大利東北部威尼托地區這里是文藝復興晚期的文化中心。
它的許多古跡是從輝煌年代16世紀遺留下來的,這里最為人所知的是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建筑作品,又名“帕拉迪奧之城”,其設計理念和風格對整個歐洲建筑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對美學、比例和和諧的追求,也流傳至今,體現在維琴察的珠寶設計之上。

Bottega Veneta也曾在1966年于此成立了品牌首家工坊,在某種意義上,凝結了悠久的歷史淵源。
過去700年,維琴察都是意大利珠寶制作的中心,Matthieu Blazy經常造訪這里,他對VOGUE說自己喜歡跟這里的團隊和工匠們一起工作,一起想出瘋狂的解決方案,而且還會一直向高難度挑戰。 不少匠人已經從業25年以上,Matthieu Blazy和他們采用有機形態設計和雕塑技法,合力締造出這一高級珠寶系列。




另外,對Matthieu Blazy來說,一個系列中,數量從來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擁有“對的”作品。
采訪的時候,桌上擺放了首發系列的15件作品:流線型的巨大水滴耳環、以鎖鏈穿扣成的手鏈、甜美中帶刺的戒指等等,而它們都來自三個作品系列:Drop、Primavera和Catena。Drop系列是受推崇的標志性Drop設計,Primavera 系列靈感源自野生花卉的精致之美,Catena 系列的美學靈感汲取自古老的威尼斯吊燈,同時借用了Fin和Twisted珠寶系列的形狀尺寸。

在對話的時候,Matthieu Blazy指著巨大但輕盈的18K金水滴耳環,說自己喜歡它的獨特性——“就像一件藝術品,如何與穿搭的服裝相得益彰。設計恰到好處,看起來雖然巨大,但不會顯得太重,就像一滴水,能讓人在其中看到整個世界的倒影。”

Matthieu Blazy表示,他們從水滴開始,但也引入了鉆石和寶石的靈感,他以玫瑰花結圍繞鉆石束環來向他祖母的et moi戒指致敬。這種形態,是自然且靈動的。

而早在一個多月前的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禮以及開云集團的“關愛女性”晚宴,奧斯卡影后Julianne Moore就已率先演繹了Bottega Veneta的高級珠寶。


“我們并沒有以經典方法制作耳環,而是選擇了驚艷的切割技術,因為當它不對稱時,能更好地捕捉光線。”一對18K金晚宴耳環,像淚珠一樣巨大,并且融入品牌著名的intrecciato編織圖案。


Matthieu Blazy很喜歡金色,他告訴VOGUE,金色是引人注目的,但也非常傳統。早在1930年代,人們制作了像這樣的迷你雕刻品。
談到設計的時候,Matthieu Blazy 總是有著說不完的話,正如他對設計,總是有著初衷與心動——
“有件作品我已經制作了兩年仍未完成。但我寧愿慢慢來。我告訴團隊,不要做任何不能引起你情感共鳴的事。”
“你所做的事必須讓你心動。”編輯:Yijie 設計:曉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