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覽在路易威登基金會 “墻外” 項目的構架內(nèi)呈現(xiàn),該項目在東京、威尼斯、慕尼黑、北京、首爾和大阪的路易威登Espace文化藝術空間展開,秉承基金會的使命,旨在邀請更廣泛的國際公眾參與基金會的活動。
阿爾伯特·厄倫《繪畫》
典藏精選
展覽現(xiàn)場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2024年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Paris
© Adagp, Paris 2024
Photo credits © Sun Shi / Louis Vuitton
展覽《繪畫》中,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精選了六幅收藏畫作,其中大部分作品此前從未被展出:《無題》(1992-2005),《潛艇總動員》(1996),《剃須》(2005),《石頭》(2009),《無題》(2017),和《最后一個人23》(2022)。展覽于2024年5月24日開放至10月27日,邀請觀眾共同探索這位重要的當代藝術家豐富多元的畢生創(chuàng)作。
阿爾伯特·厄倫《繪畫》
典藏精選
展覽現(xiàn)場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2024年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Paris
© Adagp, Paris 2024
Photo credits © Sun Shi / Louis Vuitton
阿爾伯特·厄倫1954年出生于德國克雷菲爾德。他在瑞士布勒和西班牙塞哥維亞生活和工作。1978 年,在定居柏林一年后,阿爾伯特·厄倫從德國漢堡造型藝術學院畢業(yè)。當時,柏林是歐洲反文化的心臟,朋克文化尤甚,這種能量和美學對他產(chǎn)生了持久的影響。在1980年代,他是名為“新狂野”( Neue Wilde)或“狂野青年”(Junge Wilde)的團體的一員,該團體聚集了來自德國、瑞士和奧地利的藝術家,他們反對既定的學院派繪畫,而更傾向于新表現(xiàn)主義。厄倫從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或西格瑪·波爾克等藝術家那里汲取靈感,從單純的繪畫過程到繪畫在整個藝術史中的發(fā)展,他的創(chuàng)作對繪畫媒介本身提出質(zhì)疑,致力于重新發(fā)明和重塑藝術史,并始終反對傳統(tǒng)的等級劃分。即便他的實踐看似側(cè)重于抽象,具象也不時出現(xiàn)在他對“經(jīng)典”流派(自畫像)的重訪,對拼貼、異質(zhì)圖像和多種材料的使用當中。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藝術空間
北京市建國門外大街1號 國貿(mào)商城南區(qū) 西樓
阿爾伯特·厄倫(Albert Oehlen)展覽《繪畫》2024年5月24日至10月27日
周一至周日上午11點至下午7點
公共節(jié)假日正常開放,入場免費
關于路易威登基金會
路易威登基金會致力于將當代藝術及藝術家?guī)氪蟊娨曇?并展示這些藝術家在20世紀的創(chuàng)作靈感之源。基金會所舉辦的展覽及典藏旨在幫助更廣闊的群體了解藝術。由加拿大-美國建筑師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所設計的路易威登基金會建筑本身即表達了基金會的藝術主張,同時也是21世紀建筑風格的杰出代表。路易威登基金會自從2014年10月開幕以來,已經(jīng)吸引了來自法國及世界各地超過一千萬人次訪客到訪參觀。路易威登基金會致力在基金會以及與公共和私人機構合作推廣國際藝術活動,合作對象包括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和圣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2016 年的《現(xiàn)代藝術經(jīng)典——史楚金個人收藏系列》與2021 年的《莫洛佐夫個人收藏展》)、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現(xiàn)代: MoMA在巴黎》),以及倫敦考陶爾德藝術學院(《考陶爾德收藏:印象派視界》)等。基金會藝術部門亦規(guī)劃了“Hors-les-murs”(墻外)項目,于東京、慕尼黑、威尼斯、北京、首爾和大阪的路易威登空間專門展出來自典藏作品的特別展覽。這些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并通過特定的文化交流活動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