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過孩子的女人們都知道,生完孩子以后,下半身會有分泌物排出,這叫做惡露。惡露盡早排出去,身體恢復就會快一些。所以說,各位孕婦要在產前就了解一些促進排惡露的方法,這樣子等自己坐月子的時候,才能讓惡露早點排盡。
什么是惡露?
產后惡露是指產后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產后惡露分為3個階段:紅色惡露、漿性惡露和白色惡露。
惡露的正常量多少以及多久才能干凈是與新媽媽生產的方式以及身體狀態有關。
剖腹產的新媽媽,由于是直接通過手術生產,在手術的過程中,醫生會一并清理產婦的子宮腔,將子宮腔內的血塊、粘膜等清除干凈,因此有很多剖腹產的新媽媽惡露只維持2周就干凈了。
剖腹產的媽媽在產后3-4天內,惡露是鮮紅色的,之后就轉為棕紅色或粉紅色的,大約10天后,惡露就會變成棕黃色或乳黃色。
而順產的新媽媽,產后惡露的周期會稍微長一點,在產后一周左右,排出的是紅色惡露,這是惡露量多,顏色鮮紅。之后惡露血液量會逐漸減少,顏色也會變淺,在產后半個月至3周內,排出的惡露幾乎不含血液了。
正常的惡露帶有血腥味,沒有臭味,一般情況約3周左右就干凈了。如果出現惡露不正常的情況,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