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婷跟男朋友安仔同居2年了,由于二人現在還沒有生孩子的計劃,所以平時小婷都是通過服用避孕藥來避孕,偶爾讓安仔戴套,安仔卻不大愿意:“戴套不舒服,你吃避孕藥多省事,聽說長期還可以防癌呢!”小婷聽了,氣不打一處來,覺得安仔根本不愛她,都是在胡說八道,自己吃了這么久避孕藥,感覺身體越來越差了,怎么可能防癌?再說了,他連戴套都不愿意,以后不愿意的事情怕是更多。考慮到以后的事,小婷向安仔提出了分手。
口服避孕藥真的能防癌嗎?

關于避孕藥防癌的觀點主要聚焦在降低卵巢癌患病風險上。
紐約布法羅羅斯威爾公園綜合癌中心和布法羅大學的研究人員將579例被診斷患有卵巢癌的12個月內死亡的患者的數據與近2 300名無卵巢癌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在調整了年齡和女性是否分娩等因素后,使用避孕藥與卵巢癌診斷后1年內死亡風險降低46%相關。
在亞特蘭大舉行的2018美國癌研究協會會議上公布的一項新的研究也表明,卵巢癌是最具侵襲性的疾病形式,避孕藥對其的保護作用最強。
然而英國一項針對46000例女性進行25a的隊列研究結果表明,口服避孕藥≥6 a的人群,其宮頸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界區的異常不典型增生明顯增加。此外,在排除早產、吸煙及社會文化程度等因素后,口服避孕藥的宮頸癌患者死亡率明顯增加。
因此,避孕藥在癌癥防治這一方面仍無嚴謹的定論,還需要更多證據來得出結論。
長期服用避孕藥對女性有健康影響

口服避孕藥作為一種緊急避孕方式,有利也有弊。
研究顯示,連續服用避孕藥對于痛經、月經過多等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周期治療。不少患者在避孕藥周期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改用連續不間斷的治療方式,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一些女性很煩“大姨媽”到來,服用避孕藥可以延遲月經周期。痛經的朋友不用再忍受每個月的痛不欲生,月經過多的朋友不用再經歷每個月淋漓不盡的困擾,喜歡游泳、運動的朋友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避開經期。
但連續服用也并非百利而無一害。長期服用或者濫用,則很有可能為身體帶來沉重負擔,如對宮頸、子宮內膜及子宮肌層造成嚴重損傷,致使出血甚至不孕。
特別是對于未婚少女而言,因其內分泌生殖器官還未能發育成熟,如果長期服用緊急避孕藥,對卵巢和子宮的發育將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可引發不孕的嚴重后果。
可見,服用避孕藥并不是百無禁忌,醫生建議緊急避孕藥一年內最好不要超過三次。另外,一些人群也不適合服用緊急避孕藥:
如肝功能、腎功能不好的人群,心臟病或心功能不良的人群都不宜服用避孕藥;
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也不宜使用;
對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女性,建議在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比較正常的情況下再選擇服用避孕藥。
另外值得強調的是,避孕藥可使乳汁分泌減少并降低乳汁的質量,且能進入乳汁,對乳兒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避孕不止口服避孕藥一種
如何更有效地避孕是每對夫妻或情侶在準備好孕育新生命之前需要謹慎對待的問題。目前已有的避孕方式和用具多種多樣,除了避孕藥,還有哪些是安全、有效的呢?
1、自然避孕
自然避孕是指根據女性月經周期,間接識別排卵前后的易受孕期,在這個時期禁欲,避免受精。但部分女性的月經周期并不規律,也存在一個月排卵兩次的可能,故此種方式避孕失敗的可能性較大。
2、器具避孕
主要指使用避孕套避孕。男性避孕套是目前使用廣泛的避孕方式之一,使用簡單、副作用小,除有效的避孕效果外,還能有效的預防性病、艾滋病的傳播,降低梅毒、淋病、艾滋病等常見性病的傳染幾率。
3、手術避孕
最安全的避孕措施是宮內放置節育環或結扎,包括女性輸卵管結扎和男性輸精管結扎;這些方法長期有效,避孕率最高,但由于手術不可逆,術前需要慎重考慮。

總結: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保證百分百的避孕,對于避孕藥而言更是如此。不想造成“意外”,需要伴侶雙方的共同防護,單純把風險放到女性身上,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一個男生真的愛你,怎么會只考慮自己片刻的歡愉而讓你背負躺上手術臺的風險?一個婚前就沒有責任意識的男人,更不可能指望他婚后有責任感。女孩要學會愛自己,不止于避孕。
參考資料:
[1]董愛英.宮頸癌危險因素探討[J].中國處方藥,2017(03).
[2]段慶美. 40例長期服用緊急避孕藥引起女性不孕探討[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03).
[3]史揚,徐冠英.不同避孕方法對自然絕經年齡影響的研究[J].生殖醫學雜志,2018(0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掃描以上二維碼,關注【39健康網】公眾號,回復您遇到的健康問題,即有專家為您免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