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的高溫確實讓人措手不及,即使是在早上,也會讓人感到難以忍受。
而伴隨高溫而來的,是舌苔厚膩、四肢沉重、打不起精神等等癥狀,其實,你可能是濕氣重了。

如何判斷你是否有“濕氣”?看看這4點就知道了!
濕氣重的人,一般會有四種癥狀:
舌頭厚膩:舌頭能很好地反映身體的冷熱。如果身體的冷熱一致,舌頭就會變紅變濕,舌頭表面就會有一層薄薄的涂層。如果舌苔太白、太滑、太濕,則說明身體寒冷。如果舌苔粗糙,看起來又厚又黃又膩,說明身體有濕氣。
大便粘馬桶:起床后去大便會發現大便粘在馬桶上,無法沖下。正常糞便顏色應為金黃色。如果體內有濕氣,大便顏色會變深,不會形成稀便。患者可能還會覺得糞便排放不干凈。

關節酸痛:如果濕氣嚴重到一定程度,就會慢慢侵蝕關節,也會引起一些疾病。有些氣血循環會受到濕氣的影響,人體可能遭受四肢酸痛和沉重或關節屈伸。
食欲不振:當體內濕氣嚴重時,脾臟也會受到影響。在嚴重的情況下,身體的正常運作也會受到危害。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食欲減退、體重減輕、胸悶和腹脹等癥狀。脾虛的功能受濕氣的影響,當濕氣不能從體內排出時,患者也會出現疲勞等癥狀。
吃紅豆薏米水祛濕,為何沒效果?
當濕氣癥狀出現時,每個人都在思考如何去濕氣。紅豆薏米水是最常見的一種食療方。味道很好,能清熱燥濕,然而,許多濕氣重的人吃了之后感覺沒有效果。究竟為什么?

最主要的誤解是,許多人認為紅豆是赤小豆,具有健脾祛濕氣的功能。事實上不是。紅豆是紅豆,赤小豆是赤小豆。它們功效也不同:赤小豆重在祛濕氣,紅豆重在健脾養血。也正是因為這種誤解,大多數人認為紅豆薏米粥有很好的祛濕氣作用,而事實上紅豆薏米粥是健脾養血的粥,更適合女性。
另外,加薏米祛濕雖然對了,但薏米本身性寒,直接煮來吃可能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更會留存體內,所以吃之前,不妨先把薏米大火快炒,削弱寒氣。
最后,由于赤小豆和薏米都比較難熟,煮之前不妨先浸泡2小時,讓營養成分更容易析出。
希望大家在食用紅豆薏米水祛濕時,可以避開以上的錯誤。
參考文獻:
喝紅豆薏米粥易犯4個錯誤[J].湖南中醫雜志,2018
來要水.天氣炎熱巧祛濕[J].養生保健指南(上),2013(5):13-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掃描以上二維碼,關注【39健康網】公眾號,回復您遇到的健康問題,即有專家為您免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