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是什么時候
我們學習一下排卵期應該如何計算。推算方法就是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
除了這種計算法外,還能有一些更準確的排卵期計算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基礎體溫檢測
先簡單介紹下基礎體溫,基礎體溫簡稱BBT,又稱靜息體溫,是指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后,身體在沒有任何活動的情況下,人體基礎代謝所表現出來的體溫。這個體溫是人體一晝夜間最低的體溫。
在月經周期中,排卵前為卵泡期,卵巢分泌的激素是雌激素,基礎體溫大多波動在36.5℃以下;排卵后卵巢內形成黃體,黃體主要分泌孕激素,孕激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致熱升溫作用,使基礎體溫升高0.3-0.5℃,體溫的升高一直持續到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下降。這樣在一個有排卵的月經周期中,以排卵日作為界限,前半期體溫低,后半期體溫高,這種一高一低,就是醫學上說的雙相型基礎體溫曲線。
雙相體溫,表示有排卵體溫;如果體溫沒有一高一低的變化,就叫單相體溫,通常就是無排卵體溫。排卵后體溫上升并維持12-14天左右,則表示黃體功能良好。
由于影響體溫變化的因素很多,所以,如果采用基礎體溫的方法,就要堅持每天測量,尤其是接近排卵期不能遺忘,在基礎體溫表上繪制成曲線,一般應至少連續測量3個月經周期,才可以總結出你本人的排卵規律;但是基礎體溫是一個回顧性指標,如果你計劃這個月試孕,測量基礎體溫,體溫升高之前也測量到了低溫,但不確定之后會不會出現更低的體溫,況且,即使這個極低溫代表已經排卵,但判斷出來的時候往往已經超過32個小時了,因此,基礎體溫是一個回顧性指標,還要和其他的檢查手段相結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