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勤喜歡的,從來都是自己腦海中那個“完美的瑩瑩”。
一旦追到手,瑩瑩的身份就從“得不到”變成了“已擁有”,當他得知瑩瑩非處女的事實之后,腦海中構建的完美幻象一下被摔在了地上,他悲憤不已,惱羞成怒,翻臉比翻牌還快。
按照應勤目前的心智模式,即便瑩瑩嫁了過去,十有八九也不會有什么“happy ending”——因為應勤總會把那些得不到的想的特別美好,但凡遇到一點不如己意的地方,都會歸咎于對方身上。
這樣的人每每遇到不滿的時候,總會懷揣迷之自信,認為遠方一定有一個更好的女人在等他。
應勤嫌棄邱瑩瑩不是處
面對這樣的應勤,是邱瑩瑩自己把自己搞的很廉價。
在應勤得知她不是處女后,她把一切的錯誤都歸咎于自己,她覺得自己不處女是人生的一個污點,他這樣的態度也讓應勤覺得她不行。
并且,邱瑩瑩早早地就給自己制定了結婚規劃,所謂“不能蹉跎到三十歲”——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在三十歲之前,一定要把婚姻這件大事解決了。
在“不能蹉跎到三十歲”這樣的時間壓力下,邱瑩瑩就選擇在觸手可及的范圍內,隨便選擇一個人選,而應勤就是這一個偶然。盡管這個人并不適合她,但依然可以解決她的單身之急;相反,那些不缺時間或者在時間方面沒有給自己壓力的人,反而會花時間認真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戀愛對象。
找對象不必要用條條框框將自己的思維圈固,順其自然,不疾不徐,遇到了是驚喜,遇不到一輩子也不會過得太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