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統計局有數據顯示,以2018年11月為準,結婚不滿5年的韓國夫妻中,40%均沒有孕育子女,其背后原因,與“夫妻雙職工身份”、“沒有房產”這兩個因素關系較大。
韓聯社TV也報道稱,韓國結婚夫妻供計105.2萬對,其中沒有孕育子女的有42.3萬對,比2018年增長了2.6%。韓國統計廳分析認為,要想提高生育率,需要打消職場女性的育兒擔憂。
其實,不僅在韓國,中國同樣出現了這種“年輕人不愿生小孩”的困境。數據顯示,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萬,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較2017年大幅下降200萬,創1949年以來除1960-1961年自然災害時期外的新低。低生育率的出現,不僅導致國家勞動力萎縮,而且還加速老齡化,令剩男問題日益嚴峻。對此,有不少專家呼吁,應立即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讓更多的人想生、敢生。
為什么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愿意生小孩了?其實,這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經濟壓力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今社會壓力大,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孕育一個小孩所需要的開支也是挺大的,沒房沒車沒錢,上不了好的學校,享受不了好的物質,拮據的生活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本著對小孩負責任的態度,不少年輕人干脆選擇不生。
2、擔心影響事業發展
生孩子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懷孕后,由于身體原因,許多女性無法承擔過重的工作任務,這不僅會令自己的社會競爭力下降,而且也會影響自己職業生涯發展與個人價值的實現。特別是生完孩子后,女性一邊照顧小孩,一邊埋頭事業,根本無法二者兼顧,如果重心傾向于小孩,很有可能會導致自己能力跟不上社會,隨時面臨事業的風險。
3、生孩子太辛苦
對于女性來說,懷胎十月是一段艱難的過程,需要面對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頭暈、貧血等諸多生理不適,在分娩時,更是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剖腹產、大出血、難產、暈厥……種種有可能發生的意外,都會掐滅女性的生育念頭。
4、對婚姻缺乏信心
對婚姻缺乏信心,會令女性對生孩子抱有顧慮,如果將來離婚了,那倒不如不要孩子。雖說國家規定離異后一旦孩子歸母親,父親要付撫養孩子的費用,但是現在撫養小孩的成本那么高,那點錢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小孩的正常生活需求。
5、不想失去個人自由
生孩子前,可以吃香喝辣,下班可以隨意玩耍,但生孩子后,意味肩上的責任變得更多,身體和靈魂會一直圍繞著小孩轉,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教他明白事理,生病要第一時間帶他看醫生,每天忙得團團轉,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自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