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 蔣涵,男,44歲,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是全家的重中之重。老婆肖聰,與蔣涵認識的時候,已經是大齡女青年。肖聰的目的很明確,要結婚,要生小孩兒,要找個歸宿。蔣涵就是她找到的歸宿。雖然蔣涵明顯感覺到肖聰對自己目的性很強,并無太多愛的元素。但是他捫心自問,自己對于肖聰,也并非愛得死去活來。大家都是這個年紀,之前誰都不會缺少故事,聰明成熟的人,當然是越不多事越好!于是肖聰和蔣涵就結了婚,然后大約用了三年時間,肖聰才懷上寶寶。兒子的出生給這個家帶來太多喜悅,所有人都把新出生的嬰兒當成掌中寶……自從有了兒子之后,肖聰就和蔣涵分房睡了,她說這樣更便于照顧孩子,也利于蔣涵休息。但是將近十年過去了。這樣的借口,還能成立嗎?
蔣涵的口述:
每天除了帶兒子,生活還有什么意思呢?經常是一家子人,圍著兒子坐著,逗他笑,聽他說話,等他困了回房了,坐在一起的大人們就莫名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安靜,那種時刻總是存在,大家尷尬地沒話找話,最后全都放棄,靜靜地看一些奇怪的電視節目,然后互道晚安。無論爺爺奶奶在,還是姥姥姥爺在,情況都差不多。最主要,是我們夫妻之間沒什么話說,她跟我無話,我跟她也是。說什么呢?有什么可說?除了兒子的事。
所以我們公司一有人張羅著結婚隨禮之類的事,我都覺得意興闌珊。其實結婚有什么意思呢?人人都得結,結完之后,也就都消停了。終于明白,婚姻也不過如此,沒有不行,有了也解決不了什么問題。真的有人會在婚姻中獲得幸福嗎?會日日新地愛著彼此?我是懷疑的,至少在我身邊沒有。包括我們的父母,我看到的,都是在湊合過。大家彼此都用一種將就的方式生活著,也有人換一個人再試試看。但換完之后,也沒見幸福多少,甚至還不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