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參加了一場婚禮,新郎是我們的大學同學。當我們正興致勃勃地看新郎和新娘喝交杯酒時,坐在她旁邊的陌生阿姨突然小聲問她:“有男朋友了嗎?”“還沒有呢。”“年齡到了,該找了,一定要找有房子的,這樣將來能省好多事兒。這都是經驗,為你好。”那個阿姨一臉的自信。
朋友嗯了一聲,就把臉扭過去,往我坐的方向挪了挪,不想再和她繼續聊這個話題??赡莻€阿姨依舊不依不饒:“哎呀我跟你說,你現在26歲是吧,過了這個年紀就不好找對象了,趁著這兩年趕緊找,聽我的。”朋友覺得很尷尬,笑了笑,然后拉著我坐到了別的桌子。“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幾乎已經成了聊天終結的必殺技,而且伴隨著我們升學、擇業、辭職、找對象,結婚生子的每一個選擇。每當遇見岔路口的時候,就會聽到無數個“為你好”的建議。其實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你所有的選擇都是錯的,你必須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