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如果一方有格外親密的異性好友,那么兩人第一次大規模爭吵,通常是由這名異性好友作為導火索。再大度的粗線條女孩,面對男友的女閨蜜,即使表面言笑晏晏,實際上都會不自覺頭發絲繃緊,隱隱開啟防御姿態。甚至對方說的每句話,都能順著口腔到心臟咀嚼一遍又一遍。
為什么“異性閨蜜”這個問題在男女情事中從古時便存在,解決辦法出了一套又一套,可人們還是無法對其釋懷。我想問題并不只是出在密友這個身份上,而是發現最親密的人把自身最私密的事不止分享給一個人,包括自己。那些親昵時的嬉笑嗔怪,許下的海誓山盟,不是被鄭重地藏在心間,而是拿出來當作談資。甚至他面對你懷著愛意的捉弄所給出的反應,都來自另一個人的指導。明明是兩個人的電影,卻有三個人的姓名。于是從這一刻開始,你開始懷疑,他與你相處的時候,到底多少話來自真心,又有多少承諾只剩假意。感情這件事啊,戀人們向來是勇敢的,不怕紅塵誘惑紛紛,只怕一腔信任換不來一顆真心。把我最近寫下的一些感悟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愿你們在愛里保持清醒獨立、收獲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