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錯了,一切都會跟著錯下去。而唯一能夠扭轉的方法就是改變方向,也就是說從根源上清除毒瘤。齊老爺子不得不這樣,兒女長大了,反而成了當爹的麻煩,看看,他稍有不慎管得不嚴,他們就給他弄出了讓他下不了臺的事情。好在他快刀斬亂麻,很快就把事情處理妥當了。不久,處于齊國之鄰的魯桓公新立了魯國,急于想攀求齊國這樣的大國給自己援助,于是,便讓公子翚到齊國向齊文姜求婚。齊僖公高興不已,立即答應了這樁婚事,并迅速選擇了一個良辰吉日,要把齊文姜嫁出去。一切都商定下來后,齊僖公大概才松了一口氣,耽于有爛在肚子里也難于向人言訴的痛苦,他必須得這樣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齊老爺子這次要把齊文姜這盆讓他難堪的水潑得遠遠的,潑得干干凈凈,讓她永遠不要再踏入齊國一步。壞蛋哥哥放了我,一次次被折磨得七死八活!
齊文姜要嫁出去了,姜諸兒一定很著急,讓他消魂的妹妹要去給別人當老婆,他心里一定有一萬個不愿意,但他卻不能站出來阻撓,只能暗地里傷心著急而已。傷心歸傷心,著急歸著急,但無論如何得見上一面才行吧!然而齊僖公大概把兩只眼睛睜得很大,早已防著他們一手,尤其把齊文姜看得很嚴,不讓她隨意走動一步。當爹的,明白在這時候千萬不可大意,不能讓這一對孽子再干出讓別人笑話的事情。
愈壓制,是不是會愈加反抗呢?抑或,他們二人一看壓制得如此厲害,會不會采取別的辦法幽會呢?比如,趁人不備偷跑出去約會;或者想方設法引開父親,利用時間往對方的懷抱里撲去;再或者買通丫環、侍者一類的下人,傳遞書信給對方,告知他(她)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思。史書上沒有記載他們二人是用什么辦法聯系到對方的,但卻引出一段與詩有關的事件,讓歷史在這兒抒情了一把,把情節弄得一波三瀾,頗有情趣。在文姜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姜諸兒在一把紙扇上寫了一首詩,傳遞給了齊文姜。詩句是這樣的:
桃樹有華,
燦燦其霞,
當戶不折,
飄而為直,
吁嗟復吁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