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我來手術室已有兩年,從剛來的迷茫到現在的從容坦然,我要謝謝我的護士長,謝謝手術室的兄弟姐妹們,在領導的帶領下,老師們的關心幫助與指導下,我一直在快速成長。
還記得2014年11月5日,我脫去株洲市中心醫院特色的蝌蚪服,換上藍色的手術衣,白色的燕尾帽被藍色的圓帽所替代,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為了盡快熟悉環境,進行為期一周的崗前培:熟悉手術室布局、環境管理、潔污分區及物品放置;學習常用消毒、滅菌方法和原理;全面了解手術室的制度、職業及工作模式;加強安全教育、強化法律意識。
在這期間,印象最深的是由于手術室封閉的層流環境,第一次戴上口罩走進限制區,便覺得頭暈腦漲嚴重缺氧,立馬把口罩拉下來露出兩個鼻孔,可看到手術間大家規范的著裝、忙碌的身影,我告訴自己,他們能做到做好的我也能,于是又偷偷的調整好口罩。
接下來是為期一年的崗位培訓,在最初的那個月,我整天悶悶不樂,一上班就想著什么時候下班,不單身體上累,更覺得心累。每天和不同的老師上臺學習剖宮產,每個老師的教學風格不一樣,每個醫生的手術習慣也不一樣,就連這樣最基礎的手術我都一次次被帶教老師和手術醫生“嫌棄”,記好的手術步驟怎么一上臺就全忘了呢……
在我最無助、最迷茫的時候,手術室護士長陳娟老師發現了問題所在。隨著一批批新護士的引進,手術室逐漸形成由護士長總負責,帶教老師在扎實的專科理論及嫻熟的操作技能資深護理人員中層層選、優中選優,進行一對一帶教,這樣就能規避很多盲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每日實踐操作強化訓練、每周專業理論知識培訓、每月科內業務學習、每季度學習筆記審閱等,通過一系列規范化培訓后,我和新來的兄弟姐們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工作能力有了質的飛躍,這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個人價值感的存在。一個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一個健全的家庭,一群人的快速成長,離不開一個和諧的環境。在手術室這樣的大環境里,面廣事多,護士長以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管工作中還是生活上處處為大家著想,我們習慣也更喜歡喚她“娟姐”,同事之間更像兄弟姐妹互幫互助,互相扶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手術室讓我從內心感覺到它不單單是個科室,更像是個家,一個溫馨團結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