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長大了,總歸要為了求學奔走遠方。以前是很少離開家人的,可現在不一樣,即使現在的學校離家還不算遠,但有時候終歸是聚少離多。表面上看來沒有什么感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達可以隨時聯系,可有時候仔細的算算。一年呆在家人身邊的時間有多少呢。很少吧!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呢。所以終于知道為什么房東的貓能把“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唱到人們心中。的確,有時候我們不喜歡這種感受,總想著自己在乎的人能夠像同心圓一樣只有一個圓心,永遠在一個圈內,這是這好的假設,可事實是幾乎沒有人能做到。
今天早上在地鐵上看見這樣一幕:一個估摸著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因為當時地鐵上人比較多,他挨著我很近,看上去像是一個事業還算小有成就的樣子,當時,他進來的時候是領著他父母的,他父母拎著大包小包,看樣子是從老家到自己孩子這兒住的,行李比較全。當時因為在地鐵上拿著手機寫這篇文章,突然就聯想到這個話題。我想,他們這一對老夫婦肯定也經歷過和自己兒子長時間的分離。自己的孩子需要在南京這座快節奏的都市里打拼出一番事業,不免就要和自己的父母別離。有多少晚上他們也一定有“我多想見你”這樣的感慨。不過現在看看,當時,他們一家人分離也終于熬出了頭。以后再也不需要“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了”很多時候,別離總是無可避免,我們需要走上這年輕的戰場,憑一己之力為自己,為自己愛的人拼出一條路。雖無人同行。但他們可能一直在觀望著我們。我們不必情緒化,不必偷偷想念。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在散文《在云中》里說,那些因舍而空出的,比有更好的東西來填補,那些舍去的并未消失,是為了生發更好的而存在。的確,別把匆匆別離想的那么情緒傷感話。有時候這種走散,正是為了各自能夠生發美好的未來,也許下一個岔路口我們又會相擁而泣,遇見彼此更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