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1.小國好面子
政治邏輯上,小國往往比大國更愛小面子。
搶注我國的非遺就是一種「強行要臉」行為。哪怕不能換錢,能讓全世界看到自己的文化底蘊,并對之表示認可,那也是天大的面子。國際政治中,面子可是很值錢的。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秀牌面刷存在感
對一個民族來講,擁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能夠在世界這張大牌桌上刷自己的牌面——相當于給所有人發一條推特:「我有悠久歷史,我有文化傳承。」
正是因為削尖腦袋想彰顯自己的文化,才有了各種搶注我國非遺的事情發生。在申遺的道路上,我們也算歷經坎坷。
據說我國有85%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沒有得到有效保護,被日韓等國家相繼搶注,比如日本搶注同仁堂、韓國搶注中秋節,連《西游記》、《水滸傳》、《三國志》等中國古典名著都被國外游戲公司搶注為游戲商標。
我國大師嘔心瀝血的流量IP,成了他們刷存在感的PPT。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3.追求「美」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美」的一種具象表現,很多為物質文化遺產,都是歌舞、曲藝、工藝等,他們既能象征一個古老人群對美的追求,也能直觀的表達當代人對美的理解。
美的東西,必然是美好的,它可以是一種生活,也可以是一種物件。種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對美的差異化解讀,構成了漫長歷史長河中文化交融和碰撞的景象。
換句話說,美,還得美的不一樣、美的有歷史的縱深、美的有久遠的故事可講。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正如擁有9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彝族,中華文明歷史長河種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這個民族在幾千年漫長的時間中沉淀下來的審美,全都濃縮在了那些物件、歌謠、工藝技法中。
如果拿給歪果仁朋友去加工這些素材,大概是準備唱跳著「打歌」吃漢堡?或是火把節上烤漢堡?
但拿給我們自己來操作可就不一樣了,分分鐘用國際化的時裝大秀換你一句「woo~fantastic baby~」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前幾天,在2019秋冬上海時裝周上,中國知名設計師吉承就攜手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發布了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時尚圈大設計師兼職「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守護者」,雙重身份和諧共處,為貴為時尚圈領頭羊的魔都貢獻了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高規格大秀。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繽紛出場的單品大部分選用傳承1350多年的彝繡特色圖案,像「銅錢繡花、羊角紋、喜鵲、牡丹花、梅花、獅子、鳳凰、魚龍、石榴花、虎頭」等等。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這些歷經時間洗練的美學元素,呈現在服飾的肩部、腰部、門襟、袖口、裙擺等不同部位,突出了服飾的高級美感,又融合了實穿性和當代潮流趨勢。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刺繡圖案的大衣及小西裝,有彝族經典中的羊角紋圖案,寓有榮華富貴、幸運如意、福壽綿長等之意。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寓有喜上眉梢、幸福吉祥、萬事如意的彝繡特色圖案喜鵲、牡丹花、梅花、獅子等。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老虎是遠古時代彝族中最崇拜的圖騰之一,老虎酒壺包由變形夸張的老虎演變而成。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由鳳凰、魚龍、石榴花組成的彝族吞口虎傳統元素圖案,通過包針、刺繡,顯眼藍銀跳色等不同工藝打造的刺繡夾克。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除了T臺上的精彩,秀場后臺也一改國外大秀的「黑箱」狀態,JICHENG 19大秀的幕后成了整場秀的一環,大膽開放的沉浸式體驗,也表達了我國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創新。跟隨這支視頻感受一下傳統與現代文化的大膽碰撞。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JICHENG “2019·染坊“系列
所以,如果全球對漢文化的期待都是「純粹」,那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類事,還是得我們自己來。
在全世界都熱衷追逐文化、追逐藝術、追逐美的趨勢下,漢文化的傳統美學一旦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就能獨樹一幟的表達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高級感。
現代時尚或許是生活必需品,是每日與我們作伴的潮流。但能經過時間洗練多的經典時尚,才值得世代傳頌銘記。
所以才有那句老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提示:YOKA時尚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