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大自然在說話(圖片來源于豆瓣)
人類需要大自然
在這片土地上,沒有誰是真正的孤島。森林、天空、大海、人類和一切動物都緊緊連接在一起。
疫情之下,作為命運共同體,讓人類不得不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關系。
最近,一部于2014年在美國發布的公益短片《大自然在說話》被推到大眾眼前,以大自然為「第一人稱」,共兩季8支短片。
短片分為大自然母親、海洋、雨林、土地、水、紅木、珊瑚礁和花篇章。
原版配音由多位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演員組成,后來上線了中文版配音,陣容也十分耀眼,包括蔣雯麗、姜文、葛優、陳建斌、周迅、濮存昕和湯唯。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和脆弱的,大自然也許不需要人類,但人類卻永遠需要大自然。
《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圖片來源于豆瓣截圖)
還有一檔在豆瓣評分高達9.4的BBC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也引發不少觸動。
它們是世界上唯一有鱗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至少延續了4000萬年。
穿山甲(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
穿山甲不具任何殺傷力,滿身盔甲只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蜷縮。
就這樣一個善良無害的小生靈,卻難逃被滅絕的噩夢。
據統計,地球上每5分鐘,就有一只穿山甲被捕捉,每年,至少10萬只穿山甲被非法捕獵。
《人類-動物》(圖片來源于TSKS韓劇社截圖)
在韓國紀錄片《人類-動物》中,我們同樣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幕。
為了讓大象失去防御能力,偷獵者先切斷它的脊椎讓其完全無法動彈。然后在大象還活著的時候,用電鋸鋸下它的臉只為獲取更長的象牙。
令人心疼的是,很多小象親眼目睹了自己父母被殺害的場景。
冰川融化(圖片來源于《小小的追求》截圖)
我們的地球怎么了?
大自然千百年來都遵循一種法則——生態平衡。這種生態平衡一旦被打破,人類終將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其實,人類面對的病毒何嘗不是地球開啟的免疫系統呢?
看到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把旅行和環保緊密相連,也很有感觸。在《小小的追球》13期節目中,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地球所面臨的危機,更看到很多人為環保事業中做出的無私奉獻。
水下種珊瑚(圖片來源于《小小的追求》截圖)
他們一行四人從印尼保護蘇門答臘虎到巴厘島水下種珊瑚,從昆明呼吁停電五分鐘到收集野生資源......,呼吁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
帶著我們感受自然的力量,讓我們知道環境變化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做出改變去守護地球。
塑料垃圾(圖片來源于《奇遇人生2》截圖)
在《奇遇人生2》中,同樣滿是觸目驚心的畫面,位于澳大利亞的遙遠小島也沒能躲過塑料垃圾的破壞。
這些散落在海灘上的塑料垃圾約4.14億件, 總重達238噸,其中包括97.7萬只鞋子和37.3萬把牙刷,這些海灘上的垃圾中80%都來自陸地,經過漂流最后被海水帶到科科斯群島。
被困住的海龜(圖片來源于《奇遇人生2》截圖)
要知道,一個塑料瓶能殺死526只寄居蟹,225塊塑料碎片能奪走一只信天翁體的生命......所有動物都在劫難逃。
南極溫度(圖片來源于Marambio Base)
病毒是地球的免疫系統
2020年的開端彷佛是一部災難片,澳洲大火、新冠肺炎、東非蝗災、極端天氣......沒有人知道明天等待我們的又是什么。
2月初,南極溫度首次超過20攝氏度,創造了歷史最高溫,打破了美國國家海洋局與大氣管理局141年以來的記錄。
北極熊(圖片來源于dailymail)
南極升溫對那些極地的小動物們是致命傷害,此刻的它們只能在絕望中掙扎。
北極熊們孤立無援地站在一塊融化的冰川上,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死亡悲劇。
海象(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
海象們原本可以在冰面上休息、下潛、覓食,再回到冰面。
但現在因為冰川融化,他們需要在海里游100多公里才能找到棲居地,等到爬上懸崖,卻因體力不支而紛紛墜崖。
澳洲大火(圖片來源于dailymail)
而在南半球,從去年7月一直到今年,澳洲山火整整燒了7個月。
整個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1070萬公頃的森林和灌木被損毀,2000處房屋被夷為平地。
樹袋熊(圖片來源于dailymail)
還有無數小動物生靈涂炭,據統計,包括5200萬的哺乳動物、6200萬的鳥類、3.89億的爬行動物,均在這場大火中喪生。
東非蝗災(圖片來源于The Guardian)
還記得前段時間距離中國僅一步之遙的東非蝗災嗎?
這波蝗災更被認為是當地70年來最大災害。據界面新聞數據顯示,4000億只蝗蟲一天能吃掉3.5萬人一天的口糧,20天就能吃下一個地球的量。
雖然在印度被基本消滅了,但也不禁讓人后怕,如果蝗災繼續蔓延半年,全球可能都要陷入糧食危機了。
2020年,我們長大了一歲,地球也老了一歲。
人類確實該學會「成長」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愛地球從來不是一句口號,每個人都能從小事做起。低碳出行,節省電能,徒步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和紙杯,做好垃圾分類......
人類不需要拯救地球,而需要自我救贖。
提示:YOKA時尚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