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部分人的臉部審美價值,向來是以高鼻梁,大眼睛加雙眼皮為主。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會覺得同等條件下高鼻梁的白人更好看一些,因為鼻子和眼睛都比較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觀。
相信我們都會發現不同膚色的人種相比,黃種人以蒙古族和朝鮮族單眼皮居多,而白種人與深色人種卻從未見過有單眼皮的。
那么白種人與深色人種真的就沒有單眼皮嗎?
有個說法是白種人與深色人種也有單眼皮與雙眼皮之分,并不全都是雙眼皮的,由于他們的眉骨比遠東地區的人種眉骨更加突出,因此眼睛就顯得更凹陷,哪怕不是雙眼皮看上去也和雙眼皮一樣。
但可以肯定的是,遠東地區的單眼皮的比例比白種人與深色人種要高,除了混血人種,純種的白人與深色人種幾乎是找不出一個單眼皮的。如果他們的祖先都是雙眼皮,從遺傳基因上來說,生出來的似乎只能是雙眼皮。
我們都知道,單眼皮與雙眼皮,都是屬于隱性基因與顯性基因的問題。A--代表顯性基因,基因表現是雙眼皮;a--代表隱性基因,基因表現是單眼皮;Aa組合是雙眼皮,而aa組合則是單眼皮。
從遺傳角度看,同為單眼皮的夫妻基因結合,生出來的孩子為單眼皮的機率是比較大的。就好比同為遺傳性近視眼的夫妻結合,生出來的孩子遺傳近視眼的幾率也是非常高的。
為什么白種人與深色人種單眼皮幾乎沒有,而蒙古、朝鮮族單眼皮居多。
這主要是古代人種基因的Y-DNA的特性決定的。單眼皮是棕色人種的遺傳特征,而遺傳自棕色人種的蒙古族自古以來以單眼皮為顯性基因。其中同樣有蒙古族遺傳基因的朝鮮族單眼皮的比例也相當,加上蒙古族和朝鮮族與外族人通婚的比例較小,所以這也是兩個族群的單眼皮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