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TRINITY戒指問世。百年間,這一標志性設計始終象征著卡地亞最為珍視的價值與情感。三枚分別由黃金、玫瑰金和白金打造的環圈蘊含設計潛力的同時,也以自身的變化詮釋普世美學,承載著所有形式的愛的表達。禮贊TRINITY,就是禮贊卡地亞的傳奇故事。
本次主題展覽通過創意展陳,引領觀客深入了解這一經典設計的百年歷程和風格演進。同時,卡地亞邀請來自全球不同領域的眾多創意嘉賓,將其以TRINITY為靈感創作的作品匯聚于“無限想象,環環相生” (IMAGINE INFINITE CIRCLES)空間,一并呈現。
從數字“三”的神奇魔力開始,探尋TRINITY的故事。
三枚交織的環圈,三種不同的金質,令人不禁聯想起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皮埃爾·卡地亞(Pierre Cartier)和雅克·卡地亞(Jacques Cartier)三兄弟,以及位于巴黎、倫敦和紐約三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圣殿”。他們之間的深切聯結也與三環的和諧構造神奇呼應:彼此交疊相扣,卻無絕對主次或先后。
數字“三”于卡地亞而言,獨具機緣。
雋永風格空間中,TRINITY歷經百年的風格故事徐徐展開。
100年前,TRINITY戒指的誕生突破了當時固有的珠寶設計理念,開創出嶄新的藝術風格。歲月流轉,環圈的造型、體量和數量,經過卡地亞的持續創新,呈現多元變化。同時,三環設計也成為卡地亞的美學元素,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融入日常,出現于打火機、書寫工具和裝飾器物之上。
黃金、玫瑰金和白金。
走進三色金空間,在三個球體循環往復的圓周運動中,領悟TRINITY的純粹簡約和豐富寓意。
法國詩人讓·考克多(Jean Cocteau)生性浪漫,才華橫溢。伴隨著他的獨特魅力,Trinity脫穎而出。
這位詩人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就對TRINITY鐘愛有加,常常將兩枚TRINITY戒指疊戴在左手小指上。TRINITY與讓·考克多的不解之緣便由此開啟。
TRINITY問世后一年即登上美國版《VOGUE》雜志,可謂天生是聚光燈下的時尚寵兒。從好萊塢明星到社交名流,無論熒屏內外,包括美國演員格蕾絲·凱利(Grace Kelly)、奧地利演員羅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法國演員阿蘭·德龍(Alain Delon)等在內的時代偶像,都有TRINITY伴隨左右。
在時代偶像,風格印記空間中,立體延展的膠卷將這些經典瞬間一一捕捉,與不同年代的檔案影像一起,呈現TRINITY自1924年開始的風格印記。
卡地亞深諳TRINITY設計的無限魅力,憑借創新思維,不斷挖掘這一系列設計的潛力。
探索TRINITY系列經典與新作空間,從經典的三色金三枚圓環戒指,到全新枕形環圈珠寶和可轉換佩戴款式等創新演繹,及以TRINITY美學元素為靈感的手袋、太陽眼鏡和配飾,經典美學元素的多元魅力在此呈現。
“無限想象,環環相生” 由法國策展人、文化推動者和機構負責人JéR?ME SANS策劃,禮贊TRINITY的豐沛創意、真摯情感,以及將個體緊密聯結的力量。
空間中展示的藝術作品跨越不同藝術領域和地理疆域。卡地亞品牌大使、音樂唱作人王嘉爾,導演陳可辛,音樂人張亞東,攝影師、藝術家高源,當代藝術家陳英杰,藝術家廖逸君,裝置藝術家JUJUWANG,藝術家李維伊、朱敬一,法國導演布魯諾·阿維蘭(BRUNO AVEILLAN),法國設計師YORGO TLOUPAS,英國演員艾瑪·科林(EMMA CORRIN),日本設計師阿部千登勢,韓國藝術家CHO GI SEOK、設計師金忠宰……眾多創意嘉賓的作品在這里匯聚成為同一個故事。
非線性、多尺度的展陳設計,令人聯想到圓環無止境的轉動。三段式的迷宮結構使觀客可從任一位置開啟探索,感受每組作品所展現的人生的感悟。
展陳從文藝復興時期的 “珍奇柜” 汲取靈感,呈現奇妙而珍貴的微觀世界。欣賞“珍奇柜”就像觀看多媒體顯示屏,眾多場景自同一視角鋪陳開來,令不同創意嘉賓記錄的生活片段、過去和當下的瞬間一覽無余。每個單獨的展室通過聲音、影像等方式,呈現獨一無二的沉浸式敘事,激發觀客對TRINITY百年歷史的共鳴,禮贊真摯情感、多元魅力與普世聯結。
TRINITY,三環一體,意蘊無限。
作為展覽的尾聲,TRINITY 100主視覺上靈動交織的紅色和白色三環,以大型立體裝置的形式再現。從不同角度觀察,三環形態千變萬化卻始終彼此聯結。正如TRINITY所代表的人與人之間多元的關系:聯結,形態萬千,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