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開始憶起自行車上,回閃的「追風少女」影子?
那個上學路上,意氣風發、陽光快樂的自己。
說到騎行,這幾年熱度不減,南有citywalk,北有cityride,你會發現北方城市的道路規劃更適合騎行。
騎行的節奏很奇妙,比走路快一點,比開車慢一點,把街景盡收眼底,運氣好的話,下班路上還能看到落日晚霞,浪漫的說法是「和城市約會」。
個人認為騎行最好的季節是秋天,不冷不熱微風拂面,可惜太短暫了,但如果你能堅持下來,從開春到初冬都很適合。
只要開始騎行,就會停不下來。
衛衣
其實早在國外,cycle chic風潮已經流行60年之久,在歐洲騎單車是常態,跟地鐵里愛看書的人一樣多。
甚至英國還舉行過名為Tweed Run(粗花呢騎行)的騎行比賽,著裝要求之一是搭配傳統英式服裝,比如粗花呢西裝、馬甲等各種復古單品。
的確,騎車的盡頭還得是穿搭,不過如果是日常通勤,則不必對標專業騎行,不拼配速和裝備,重在悠閑自在。
像還未斷崖式降溫的南方城市,穿衛衣做外套剛剛好,內搭一件長袖T恤,疊穿的層次感很美式運動風。
從夏天到冬天,下裝的選擇也從瑜伽褲變成鯊魚褲,除了塑形貼身外,加絨款式更能保證恒溫,最好再搭配一雙長襪,襪子包褲腳,用過都說好!
最簡單高級省事的穿法是選擇運動套裝,灰色衛衣+運動褲就很好看。
適當選擇一副遮光墨鏡同樣重要,不同于專業防風墨鏡,主打一個給氣質加分。
帽衫的好處在于雙層呵護你的腦袋,除了戴帽子和面罩,多加一層溫暖,再也不怕凍臉凍耳朵了。
雖然南方城市還有一絲溫存,但早晚也會倍感涼意,如果單穿衛衣有點單薄,可以另披一件針織衫,護住肩頸也能有效保暖。
換到北方城市,外穿衛衣已經越來越多的被羽絨服淹沒,其實,穿厚重款外套并不適合騎行。
如果感覺冷,羽絨馬甲或許最能救場,解放雙臂的同時還能讓溫暖指數UP。
盡管初冬溫度,戶外暫且能接受,但大風來臨時,還選擇騎行的話,圍巾+手套一定全戴上,保命比開心更重要!
周末和姐妹們相約「騎車遛彎兒」,那份city girls獨有的休閑想體驗下嗎?
沖鋒衣
備受年輕人寵愛的戶外機能風單品可以刷屏一年四季,沖鋒衣便是其中之一。
鑒于沖鋒衣的防風輕便等性能優于很多羽絨和純棉單品,被騎行族翻牌的概率還挺高的。
北方冬天真的很冷,要想保暖+舒適,有效疊穿非常重要。
在騎行圈流行一種「三明治穿衣法」:三層穿搭=基礎層+保暖層+防護層。
需要注意的是,三層穿搭并不是只穿三件哦,這是一種高效穿搭的組合方式。
比如基礎層可以選擇速干衣,保暖層可以選擇抓絨衣或輕量羽絨服,防護層則更傾向沖鋒衣。
當然,短款派克大衣也可作為沖鋒衣的升級版,聽我說如果不想上班遲到,務必選擇短款,懂的都懂,不額外增加阻力。
只要道路不結冰,封車不存在的,但一定注意安全哦!
在低溫環境中,做好保暖準備,根據當天實際情況適度騎行,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天氣里。
羽絨服
有科學家研究表明:每周適度騎自行車3個小時的女性,可降低34%患乳腺癌幾率。并且長期堅持冬季戶外騎行,還能提升有氧運動能力。
比如,在你騎行的24小時內,血壓下降、血糖趨于平穩、新陳代謝加快、心情變好、有效預防感冒等等。
雖然騎行對身體好處眾多,也請記得定期休息一下,才能保持身體和精神的良好狀態。
此外,為了適應戶外天氣,「冬騎勇士」們必要時一定穿上羽絨服。
騎行的最終目的是放松心情,如果病了,你會比之前難過10倍。
還是短款最不束縛自由的雙腿,面包服搭配運動褲,元氣滿滿。
都知道騎行會讓風力大大增加,為了不受冷風侵襲,像袖口、頸口、腰口、褲腿口這些容易漏風的部位著重加強保暖。
一些腰部收緊和領口加高設計的羽絨服,對于騎行族來說就很實用。
冬天冷風刮臉堪比小刀兒,帽子和面罩相當重要,不需要足夠專業,但一定要足夠保暖。
不怕凍耳朵,選擇棒球帽造型感更強,毛線帽則包裹性更好,但對頭型的要求有一點點高哦!
長外套
前面說長外套不太適合騎行,但在歐洲街頭,這么搭配的妹紙還不少,甚至配上二八大杠,依舊很chill的狀態。
這個長外套可以是呢子大衣,也可以是風衣,咱就是說,外國人挺抗凍?。?
肩上系針織衫這種搭配,貫穿每個換季時節,講究舒服自在的同時也要時髦。
那種寬松慵懶風法式穿搭,即使在冬天依舊鮮明。
其實單車是一個很棒的道具,可以拯救拍照尷尬星人,朋友隨手抓拍就很出片。
在騎行圈,戴不戴頭盔一直是一道辯論題,如果你的通勤時間超過三小時以上,建議安全第一。
有人說「一個人只要上過班,這輩子就定型了,只有繼續上班,才能用魔法打敗魔法」。
既然「班味」很頑固,那就盡量別把它帶回家。
如果刷劇打游戲不能洗掉,試試騎行這種環保低碳還健身的出行方式,門檻低到掃個共享就能暢行,在每個下班路上,讓「班味」隨風飄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