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莎公爵夫人:愛情佳話和打破傳統(tǒng)的珠寶
這位與英王愛德華八世(遜位后為溫莎公爵)譜出一段驚世戀曲的華萊士-辛普森(Wallis Simpson),在剛踏入英國社交圈,還未遭遇這位多情王儲的狂熱追求時,其高貴的身姿和布滿幽默的言談便已吸引眾多眼球。1920年月,很多餐廳拒絕 接待穿戴褲裝的女性,將其視為前衛(wèi)出格,此時的辛普森卻以一頭利落短發(fā),一身白色麻質(zhì)褲裝登上了頂尖時裝雜志。
溫莎公爵夫人于戛納卡地亞精品店前,1938年
卡地亞十字吊墜手鏈,1934年
而她最讓人難忘的裝束出此刻與溫莎公爵的大婚之日。當天,她身著一襲粉藍色綢緞連身裙,佩帶著出自卡地亞的十字架吊墜手鏈。9個鉑金十字架吊墜,別離由 海藍寶石、祖母綠、紅寶石、黃色藍寶石、紫水晶及長方形切割鉆石鋪鑲而成,每一枚吊墜別離代表著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而且,每一枚上都鐫刻著公爵手寫的 寄語。“God Save the King for Wallis, 16.VII.36”(上帝為華萊士拯救了國王)是此中最為動人的一句,指的是1936年7月16日,那時的愛德華八世在白金漢宮附近騎馬時遇刺,卻幸運 逃過一劫。
溫莎公爵夫人訂親戒指設(shè)計草圖,1936年
獵豹胸針,1949年
深情的告白,鐫刻于永不雕殘的珠寶,一路見證了公爵夫妻動人至深的愛情。“此刻,我們終于自由了……”(We are ours now.。。),這句意味反叛與執(zhí)著的宣言,永遠地留在了公爵夫人那枚由鉑金底座鑲嵌、重19.77克拉的卡地亞祖母綠訂親戒指上。二十年后,為慶祝成婚 紀念日,溫莎公爵贈送給她另一枚同樣出自卡地亞的心形鉆石扣針:扣針上鑲著由祖母綠寶石組成的WE(兩人名字的首字母),伴隨著一個黃金皇冠和由紅寶石組 成的羅馬數(shù)字“XX”(二十)。
為讓心愛的女 子成為“全世界最體面的仕女”,溫莎公爵一生在卡地亞為愛侶定 制了不可勝數(shù)的作品,這位備受寵愛的公爵夫人曾收到過一個裝有57件卡地亞珠寶的禮盒。在這些為溫莎公爵夫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背后,有一位卓越的卡地亞藝術(shù)家, 掌管著卡地亞高級珠寶部門、人稱“獵豹女士”的傳奇女子: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她為溫莎公爵夫人設(shè)計了不少有別于傳統(tǒng)的作品,此中,要算那枚蹲踞在重達152.35克拉的凸圓形“克什米爾”藍寶石上的鉆石獵豹 胸針最為聞名遐邇,令公爵夫人在端莊而布滿女人味的裝扮之下透露著如獵豹般果敢的自我。
溫莎公爵夫人佩帶火烈鳥胸針,百慕大漢密爾頓,1940年
火烈鳥胸針設(shè)計草圖,1940年
溫莎公爵夫人佩帶“圍兜”項鏈,Chateau de Versailles晚宴,1953年
卡地亞“圍兜”項鏈,1947年
柔美的珍珠和深邃的藍寶石是公爵夫人的最愛,她曾表示藍寶石最能襯托出她眼睛的顏色。一件極為奪目的珠寶經(jīng)常成為溫莎公爵夫人裝扮的重點。不論是在百慕 大度假時,那枚裝點在黑邊白色外衣領(lǐng)子上的卡地亞火烈鳥胸針,抑或是在衣香鬢影的威尼斯晚宴上,那條由黃金鑲嵌鉆石、紫水晶、綠松石的“圍兜”項鏈,都以 其奪目的設(shè)計使她綻放優(yōu)雅而不失自我的風姿。
黛西法羅:超時代審美和異域風情的珠寶
社 交界的寵兒、才華橫溢的作家、時尚的創(chuàng)造者——橫跨多重身份的黛西法羅在她的年月絕對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女性。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足且社會地位高尚的家庭,她 的父親是法國路易十八首席部長的后人,母親是縫紉機出產(chǎn)大鱷的女兒,而她的第二任丈夫(Reginald Ailwyn Fellowes)則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親戚。黛西法羅與溫莎公爵夫人既是友人,又是潮流風尚上的競爭者(前者的獵豹胸針引得法羅隨即也向卡地亞訂購了雷 同款);風格果敢的時裝設(shè)計師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更是受其影響至深的摯友,后者標志色“鮮艷粉紅”(Shocking Pink)的創(chuàng)作靈感正是來自于法羅那顆購自卡地亞、重17.27克拉的粉紅色鉆石。
黛西法羅佩帶卡地亞水果錦囊項鏈,1936年
水果錦囊項鏈,1936年
若是說天生的優(yōu)越環(huán)境孕育了黛西法羅的好品味,那么她大膽、自我的性格則張揚著唯一無二的魅力。在急于掙脫一戰(zhàn)后的壓抑氛圍、突破傳統(tǒng)桎梏的“咆哮二 零”(Roaring Twenties)年月,新潮女性紛紛剪起了貼耳的短發(fā),穿上了被以為像舞女般開放的裙裝,而黛西法羅正是此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位。1927年 《VOGUE》雜志上關(guān)于巴黎女人新發(fā)型的一幅照片記錄下她最先引起時尚界注意的一刻:由著名發(fā)型師打造的、前額與耳后均由卷發(fā)覆蓋的短發(fā),亮片長西裝套 在經(jīng)典上裝外。在棉麻面料僅限于白日裝扮的年月,她偏偏將之作為晚裝的選擇,在每個女人在帽飾上爭奇斗艷的跑馬日她則不佩帶任何帽子出現(xiàn),在花卉長裙擁簇 的下午茶會上她身著豹紋睡衣現(xiàn)身……
有趣的是,在珠寶的佩帶上她堅持傳統(tǒng)的成雙成對(“為什么要讓你的胳膊 和手感到雙方不服衡呢?”她曾表示),卻又在色彩和造型上大膽出格。她選擇為其簡約的裝束配上造型狂野的祖母綠手鐲,布滿紅、綠色調(diào)的印度風珠寶,甚至有 記錄顯示她穿泳裝的時候也飾以富麗的珠寶。對自我的堅持讓她始終獨樹一幟。
由卡地亞創(chuàng)作的著名的“水果錦 囊”風格項鏈正是她收藏的傳世珠寶:在1951年歐洲富翁唐卡洛斯(Don Carlos de Beistegui)于威尼斯舉辦的假面舞會上,法羅身著豹紋雪紡晚裝裙出場,一條由紅、藍、祖母綠寶石組成的項鏈勝利地使其成為當晚的核心。這條創(chuàng)作于 1936年的項鏈,其靈感來自卡地亞為一位印度王公的定制設(shè)計,值得玩味的是,藍色在印度的傳統(tǒng)中被視為不祥的顏色,法羅卻破前人習俗,將之融入此中。這 一卡地亞的標志作品,將她逾越時代,不懼陳俗的審美演繹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