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禮濤
邱禮濤,廣東潮州人,1961年生于香港。電影導演、攝影。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
1981年至1984年間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修讀電影。1987年首次執導電影《靚妹正傳》。1993年執導的電影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2年執導《等候董建華發落》, 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2004年執導《給他們一個機會》,再次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 著有《醉傲千山》、《大搖大擺》、《這個女兒真爆炸》、《十二爸爸》等書。
邱禮濤 個人資料
邱禮濤,廣東潮州人,1961年生于香港。電影導演、攝影。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
1981年至1984年間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修讀電影。1987年首次執導電影《靚妹正傳》。1993年執導的電影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2年執導《等候董建華發落》, 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2004年執導《給他們一個機會》,再次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 著有《醉傲千山》、《大搖大擺》、《這個女兒真爆炸》、《十二爸爸》等書。
1981年至1984年間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修讀電影。1987年首次執導電影《靚妹正傳》。1993年執導的電影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2年執導《等候董建華發落》, 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2004年執導《給他們一個機會》,再次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 著有《醉傲千山》、《大搖大擺》、《這個女兒真爆炸》、《十二爸爸》等書。
基本資料
中文名:邱禮濤
國籍:中國
星座:摩羯座
出生地:中國香港
畢業院校:香港浸會大學
外文名:Herman Yau
出生日期:1970年01月01日 (70后明星)
職業:導演,演員,制作人,編劇
邱禮濤演藝經歷
早年經歷
邱禮濤是廣東潮州人,1961年生于香港。1981至1984年間在香港浸會學院(今天的浸會大學)傳理系修讀電影;曾經是獨立短片制作的活躍份子。1983年夏天,邱禮濤在亞洲電視當了三個月的助理編導。離開校園后,大部份時間從事電影工作,曾在《年青人周報》、《翡翠周刊》、《凸周刊》、《文化新潮》、《星島日報》和《TOP》等報章雜志發表文章。創辦《中國青年周報》,《大影畫雙周刊》和《影藝》半月刊。
拍過常寬、解成強、黃秋生、張學友、許志安等歌手和國際知名爵士樂手EricMarienthal的MTV;也拍過廣告和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宣傳片。
演藝經歷
邱禮濤1987年擔任電影《英雄好漢》的攝影。1987年執導電影《靚妹正傳》。1988年擔任電影《法內情》、《一樓一故事》、《法中情》的攝影。1989年擔任電影《我在黑社會的日子》、《三狼奇案》、《愛人同志》的攝影。1990年擔任電影《僵尸福星仔》、《魔畫情》的攝影。
1991年執導電影《中環英雄》。1991年擔任電影《太子爺出差》、《猛鬼入侵黑社會》、《神算》的攝影。《神算》當年曾收三千六百萬,創下1992年的票房紀錄。 1992年擔任電影《明月照尖東》、《女黑俠黃鶯》的監制和攝影。1992年執導電影《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
1993年執導電影《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本片開啟了變態殺人犯的流行人物類型,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奇案片,在血腥噱頭下卻注入大量黑色幽默,電影在東南亞帶來很大回響,南韓和日本曾有人根據電影情節而犯案。黃秋生憑此片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鄭秀文和楊羚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和《伊波拉病毒》被歐美影評人譽為同類電影的經典。1993年執導電影《太子傳說》并任攝影。
1994年執導電影《山雞變鳳凰》、《初生之犢》、《夢差人》。1994年擔任電影《晚九朝五》的攝影。1995年執導電影《真相》、《公仆》。1995年擔任電影《馬路英雄2之非法賽車》、《爆炸令》的攝影。
1994年12月17日,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所參加的《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正式開演,邱禮濤擔任此次演唱會的導演,并將演唱會實況制作成DVD,親自剪輯。
1996年執導電影《伊波拉病毒》,該片有大量的恐怖、變態、血腥之鏡頭,可說是港產片中的典型Cult片。
1997年執導電影《奪舍》,影片以身體的交換而“代位思考”,并有意無意的觸及到了當時香港回歸的“移交”現實,獲1997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年度推薦電影。
1997年開始,他執導《陰陽路》系列的前六部,分別是1997年的《陰陽路》、《陰陽路2之我在你左右》,1998年的《陰陽路3之升棺發財》、《陰陽路3之與鬼同行》,1999年的《陰陽路5之一見發財》、《陰陽路6之 兇周刊》。《陰陽路》系列成為香港長壽鬼片的代表作。
1997、1998年間參與香港電臺電視部劇集《法門》和《拯救行動999》的拍攝。1997年創立了“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出版書藉工作。
1998年執導電視劇《生死之間》,任導演《9413》的監制和攝影。《陰陽路3之升棺發財》獲1998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年度推薦電影。
1999年執導電影《愛情夢幻號》、《四人幫之錢唔夠洗》和《夜叉》。1999年應香港理工大學之邀參與“駐校藝術家計劃”成為該大學的第一位駐校藝術家。2000年任電影《笨小孩》、《順流逆流》的攝影。
2001任電影《蜀山傳》的攝影,同年執導電影《老夫子 2001》、《七號差館》、《殺科》并任編劇。《老夫子2001》花了十四個月才得以完成,是大中華首部由真人和三維計算機動畫合演的電影,全片特技均是香港制造。
2001年,邱禮濤執導電影《等候董建華發落》,憑此片獲第七屆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李煒尚則憑同一影片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此外《等候董建華發落》分別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為年度推薦電影和香港影評人協會選為2001年十大華語片。
2002年執導電影《反收數特遣隊》,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為年度推薦電影。2002年自編自導電影《風流家族》。2003年自編自導電影《給他們一個機會》,獲第九屆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2003年任電視劇《執法群英之敵對邊緣》、《執法群英之勇者無懼》的編劇。2003年任電影《低一點的天空》、《僵尸大時代》的攝影。
2004年任電影《散打》的攝影,電影《男上女下》、《驚心動魄》的導演和編劇,電影《這個阿爸真爆炸》的監制、導演和編劇,執導電影《失驚無神》、紀錄片《廉政行動制作特輯》、電視劇《廉政行動之獵戶天龍》。
2005年執導電影《喜馬拉亞星》,任電影《疑神疑鬼》的故事和導演,任電影《子夜冰封》的編劇和導演,任電影《非常青春期》的攝影和監制,任電影《七劍》的攝影。
2006年執導電影《半醉人間》,任電影《戀愛初歌》、《黑拳》的攝影和監制,任電影《終極忍者》 、《黑白道》 的編劇和導演。
2007年任電影《醒獅》的攝影,2007年任電影《性工作者十日談》的編劇和導演, 任電影《降頭》的監制、編劇和導演,執導電影《人在江湖》、電視劇《廉政行動之過界》。
2008年任電影《奪帥》的攝影,執導電影《三不管》,任港臺外判電視劇《我是香港人》的編劇和導演,透過來港新移民的故事,與港人回顧香港社會變遷,探討誰是香港人。
2008年任電影《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的編劇和導演。該部電影與《性工作者十日談》都是改編于影片編劇楊漪珊所寫的社會學論文,原作當中涉及到不少的性工作者,且幾乎每一個人物都有其鮮明的個性與特別的故事。
2009年任電影《魔方宅男》、《短暫的生命》、《永久居留》的攝影,任電影《頭七》、《同門》 的編劇和導演,執導電影《Laughing Gor 之 變節》 、《死神傻了》。
2010年執導電影《花田喜事2010》、《葉問前傳》 。
2011年執導電影《變節:潛罪犯》、《競雄女俠秋瑾》 。
2012年執導電影《青魘》。
2013年執導電影《葉問終極一戰》。
2014年執導電影《精武青春》。
2014年執導三級電影《雛妓》,主演任達華、蔡卓妍雙雙憑著電影《雛妓》奪得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最佳男女主角。
邱禮濤是廣東潮州人,1961年生于香港。1981至1984年間在香港浸會學院(今天的浸會大學)傳理系修讀電影;曾經是獨立短片制作的活躍份子。1983年夏天,邱禮濤在亞洲電視當了三個月的助理編導。離開校園后,大部份時間從事電影工作,曾在《年青人周報》、《翡翠周刊》、《凸周刊》、《文化新潮》、《星島日報》和《TOP》等報章雜志發表文章。創辦《中國青年周報》,《大影畫雙周刊》和《影藝》半月刊。
拍過常寬、解成強、黃秋生、張學友、許志安等歌手和國際知名爵士樂手EricMarienthal的MTV;也拍過廣告和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宣傳片。
演藝經歷
邱禮濤1987年擔任電影《英雄好漢》的攝影。1987年執導電影《靚妹正傳》。1988年擔任電影《法內情》、《一樓一故事》、《法中情》的攝影。1989年擔任電影《我在黑社會的日子》、《三狼奇案》、《愛人同志》的攝影。1990年擔任電影《僵尸福星仔》、《魔畫情》的攝影。
1991年執導電影《中環英雄》。1991年擔任電影《太子爺出差》、《猛鬼入侵黑社會》、《神算》的攝影。《神算》當年曾收三千六百萬,創下1992年的票房紀錄。 1992年擔任電影《明月照尖東》、《女黑俠黃鶯》的監制和攝影。1992年執導電影《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
1993年執導電影《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本片開啟了變態殺人犯的流行人物類型,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奇案片,在血腥噱頭下卻注入大量黑色幽默,電影在東南亞帶來很大回響,南韓和日本曾有人根據電影情節而犯案。黃秋生憑此片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鄭秀文和楊羚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和《伊波拉病毒》被歐美影評人譽為同類電影的經典。1993年執導電影《太子傳說》并任攝影。
1994年執導電影《山雞變鳳凰》、《初生之犢》、《夢差人》。1994年擔任電影《晚九朝五》的攝影。1995年執導電影《真相》、《公仆》。1995年擔任電影《馬路英雄2之非法賽車》、《爆炸令》的攝影。
1994年12月17日,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演出的唐朝樂隊所參加的《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正式開演,邱禮濤擔任此次演唱會的導演,并將演唱會實況制作成DVD,親自剪輯。
1996年執導電影《伊波拉病毒》,該片有大量的恐怖、變態、血腥之鏡頭,可說是港產片中的典型Cult片。
1997年執導電影《奪舍》,影片以身體的交換而“代位思考”,并有意無意的觸及到了當時香港回歸的“移交”現實,獲1997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年度推薦電影。
1997年開始,他執導《陰陽路》系列的前六部,分別是1997年的《陰陽路》、《陰陽路2之我在你左右》,1998年的《陰陽路3之升棺發財》、《陰陽路3之與鬼同行》,1999年的《陰陽路5之一見發財》、《陰陽路6之 兇周刊》。《陰陽路》系列成為香港長壽鬼片的代表作。
1997、1998年間參與香港電臺電視部劇集《法門》和《拯救行動999》的拍攝。1997年創立了“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出版書藉工作。
1998年執導電視劇《生死之間》,任導演《9413》的監制和攝影。《陰陽路3之升棺發財》獲1998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年度推薦電影。
1999年執導電影《愛情夢幻號》、《四人幫之錢唔夠洗》和《夜叉》。1999年應香港理工大學之邀參與“駐校藝術家計劃”成為該大學的第一位駐校藝術家。2000年任電影《笨小孩》、《順流逆流》的攝影。
2001任電影《蜀山傳》的攝影,同年執導電影《老夫子 2001》、《七號差館》、《殺科》并任編劇。《老夫子2001》花了十四個月才得以完成,是大中華首部由真人和三維計算機動畫合演的電影,全片特技均是香港制造。
2001年,邱禮濤執導電影《等候董建華發落》,憑此片獲第七屆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李煒尚則憑同一影片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此外《等候董建華發落》分別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為年度推薦電影和香港影評人協會選為2001年十大華語片。
2002年執導電影《反收數特遣隊》,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為年度推薦電影。2002年自編自導電影《風流家族》。2003年自編自導電影《給他們一個機會》,獲第九屆金紫荊獎最佳導演提名。2003年任電視劇《執法群英之敵對邊緣》、《執法群英之勇者無懼》的編劇。2003年任電影《低一點的天空》、《僵尸大時代》的攝影。
2004年任電影《散打》的攝影,電影《男上女下》、《驚心動魄》的導演和編劇,電影《這個阿爸真爆炸》的監制、導演和編劇,執導電影《失驚無神》、紀錄片《廉政行動制作特輯》、電視劇《廉政行動之獵戶天龍》。
2005年執導電影《喜馬拉亞星》,任電影《疑神疑鬼》的故事和導演,任電影《子夜冰封》的編劇和導演,任電影《非常青春期》的攝影和監制,任電影《七劍》的攝影。
2006年執導電影《半醉人間》,任電影《戀愛初歌》、《黑拳》的攝影和監制,任電影《終極忍者》 、《黑白道》 的編劇和導演。
2007年任電影《醒獅》的攝影,2007年任電影《性工作者十日談》的編劇和導演, 任電影《降頭》的監制、編劇和導演,執導電影《人在江湖》、電視劇《廉政行動之過界》。
2008年任電影《奪帥》的攝影,執導電影《三不管》,任港臺外判電視劇《我是香港人》的編劇和導演,透過來港新移民的故事,與港人回顧香港社會變遷,探討誰是香港人。
2008年任電影《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的編劇和導演。該部電影與《性工作者十日談》都是改編于影片編劇楊漪珊所寫的社會學論文,原作當中涉及到不少的性工作者,且幾乎每一個人物都有其鮮明的個性與特別的故事。
2009年任電影《魔方宅男》、《短暫的生命》、《永久居留》的攝影,任電影《頭七》、《同門》 的編劇和導演,執導電影《Laughing Gor 之 變節》 、《死神傻了》。
2010年執導電影《花田喜事2010》、《葉問前傳》 。
2011年執導電影《變節:潛罪犯》、《競雄女俠秋瑾》 。
2012年執導電影《青魘》。
2013年執導電影《葉問終極一戰》。
2014年執導電影《精武青春》。
2014年執導三級電影《雛妓》,主演任達華、蔡卓妍雙雙憑著電影《雛妓》奪得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最佳男女主角。
邱禮濤演過的電影
邱禮濤演過的電視劇
獎項
獲獎記錄
香港電影金像獎
2001 第21屆 最佳男配角 等候董建華發落 (提名)
1993 第13屆 最佳男主角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獲獎)
1993 第13屆 最佳新人獎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提名)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2004 第9屆 最佳導演 給他們一個機會 (提名)
2002 第7屆 最佳導演 等候董建華發落 (提名)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2002 第九屆 年度推薦電影 反收數突遣隊 (獲獎)
2001 第八屆 年度推薦電影 等候董建華發落 (獲獎)
1998 第五屆 年度推薦電影 陰陽路三之升棺發財 (獲獎)
1997 第四屆 年度推薦電影 奪舍(獲獎)
金炬獎
2001 國際天主教視聽協會(OCIC)人道關懷優良華語電影 等候董建華發落 (獲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2001 第21屆 最佳男配角 等候董建華發落 (提名)
1993 第13屆 最佳男主角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獲獎)
1993 第13屆 最佳新人獎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提名)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2004 第9屆 最佳導演 給他們一個機會 (提名)
2002 第7屆 最佳導演 等候董建華發落 (提名)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2002 第九屆 年度推薦電影 反收數突遣隊 (獲獎)
2001 第八屆 年度推薦電影 等候董建華發落 (獲獎)
1998 第五屆 年度推薦電影 陰陽路三之升棺發財 (獲獎)
1997 第四屆 年度推薦電影 奪舍(獲獎)
金炬獎
2001 國際天主教視聽協會(OCIC)人道關懷優良華語電影 等候董建華發落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