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迪-艾倫
伍迪·艾倫,本名艾倫·斯圖爾特·康尼斯堡(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音樂家與劇作家。艾倫獨具風格的電影,范疇橫跨戲劇、脫線性喜劇,讓他成了美國在世最受尊敬的導演之一。艾倫也以他速度飛快的電影拍攝過程與數量繁多的電影作品著名。艾倫的電影常包辦編劇、導演,有時甚至自己上陣演出。靈感方面,艾倫則汲取自文學、性、哲學、心理學、古希臘、猶太身份、歐洲電影,以及他的出生地與一生的居所:紐約市。
2015年1月14日,伍迪·艾倫(Woody Allen)與亞馬遜簽約,被聘請為編劇并執導第一部電視劇 。
婚姻經歷
前妻:哈琳·羅森(HarleneRosen),1954年結婚,1960年離婚
前妻:露意絲·雷瑟(LouiseLasser),演員兼喜劇演員;1964年結婚,1969年離婚;演出《香蕉》一片。
女友:黛安·基頓(DianeKeaton),演員、導演。20世紀70年代二人交往甚密,這期間她演出六部伍迪·艾倫電影,包括《安妮霍爾》和《曼哈頓》。
女友:米亞法蘿(MiaFarrow),演員。兩人1980年開始交往,米亞曾為伍迪·艾倫生下兩子,并11次主演伍迪·艾倫的電影。
妻子:宋宜(米拉法蘿與指揮家前夫安德列普利文所領養的女兒;1970年10月8日出生)1997年和伍迪·艾倫結婚。
伍迪-艾倫 個人資料
2015年1月14日,伍迪·艾倫(Woody Allen)與亞馬遜簽約,被聘請為編劇并執導第一部電視劇 。
婚姻經歷
前妻:哈琳·羅森(HarleneRosen),1954年結婚,1960年離婚
前妻:露意絲·雷瑟(LouiseLasser),演員兼喜劇演員;1964年結婚,1969年離婚;演出《香蕉》一片。
女友:黛安·基頓(DianeKeaton),演員、導演。20世紀70年代二人交往甚密,這期間她演出六部伍迪·艾倫電影,包括《安妮霍爾》和《曼哈頓》。
女友:米亞法蘿(MiaFarrow),演員。兩人1980年開始交往,米亞曾為伍迪·艾倫生下兩子,并11次主演伍迪·艾倫的電影。
妻子:宋宜(米拉法蘿與指揮家前夫安德列普利文所領養的女兒;1970年10月8日出生)1997年和伍迪·艾倫結婚。
基本資料
中文名:伍迪-艾倫
別名:活地阿倫,艾倫·斯圖爾特·科尼斯本
國籍:美國
星座:射手座
出生地:美國紐約布魯克林
畢業院校:米德伍德中學
外文名:Woody Allen,Allan Stewart Konigsberg (本名)
身高:169cm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01日
職業:導演,演員,編劇
伍迪-艾倫演藝經歷
伍迪·艾倫,原名艾倫·斯圖爾特·科尼斯本,1935年12月1日生于紐約布魯克林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伍迪在本地的米德伍德中學畢業,雖然也曾經在紐約大學和紐約市立學院讀過幾天書,但均被開除。15歲伍迪就開始寫俏皮話,并開始用伍迪·艾倫這個名字給一些報紙的專欄作家投稿,據說還為鮑勃·霍普當過槍手,后來被這些專欄作者推薦擔任專為廣播電臺寫廣告中的俏皮話。中學畢業后,他加入了“錫德·西則電視劇團”,以自己的搞笑天才為電視節目編寫腳本。將近十年的磨練,也經歷了學業不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1961年,伍迪辭去了“加里·摩爾劇團”撰稿的職務,正式成了一個喜劇演員,在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館、夜總會和小劇場里演出。
從業經歷
1964年,將近30歲的伍迪為電視臺編寫并主演了《貓咪最近怎么樣了》劇集,獲得成功。1966年,伍迪的第一部舞臺劇《別喝那水》在百老匯上演,再一次獲得成功。1969年,由他編劇、主演的舞臺劇《再彈一遍,薩姆》,取得決定性的成功,在百老匯連演不衰,轟動一時,奠定了伍迪正式走向電影的商業基礎。
伍迪在1966年初涉影壇。《出了什么事,老虎百合?》,這個古怪的片名和古怪的制作方式差相吻合。伍迪領著一班人馬,把日本出品的一部名為《關鍵的關鍵》的偵探片重新剪接、配音,弄出一部日本007尋找拯救世界最美味的雞蛋色拉配方的十分搞笑的諷刺性影片,可以想象其搞笑方式和效果應該與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精心策劃的荒誕之作,和幾乎所有的蓄意顛覆性作品一樣,到了影片的結尾,人們已經習慣了不斷顛覆后的驚奇,一切就失之于平淡了。之后的第二年,伍迪再次編寫并主演了一部拿007系列影片“開涮”的搞笑影片:《皇家賭場》。
1969年,隨著伍迪電影經驗的日趨成熟,舞臺劇的成功也側面刺激了伍迪的電影興趣,電影商人們也紛紛對這個滿腦子精靈古怪想法的猶太小個子發出邀請,于是伍迪自導自演了一部《拿了錢就跑》,正式開始了電影之路。在這部伍迪導演的處女作里,延續了伍迪前兩年的成功路數,仍然是以顛覆類型片為己任。片中的強盜連字都寫不明白,以至于被搶劫的銀行小姐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這個又倒霉又愚蠢的家伙,當然是由伍迪自己飾演,從而開創出富有個人特色的喜劇角色類型。這次對類型片的利用,由于伍迪自己的全面控制,就不僅僅局限在諷刺性模仿的單純顛覆上,而是開始創造伍迪自己的電影角色和電影世界。
1977年的《安妮•霍爾》,是伍迪個人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影片,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功。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4項金像獎,以及美國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金球獎、英國影視藝術學院等多項獎勵,可謂風光無限。影片沒有大場面或是滑稽的搞笑場面,人物也不多,片中散布著瑣碎的生活片斷、個人回憶、偶發感觸、閑散戲謔。這樣一部散漫的影片,最突出的是其中濃郁的生活味道,既有佯裝通透的人生感悟,又同時還充斥著布爾喬亞不可避免的傷感情調。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能看到伯格曼對人生和人際關系的思考和費里尼夢想與現實交織的痕跡。
緊接著就是伍迪著名作品《星塵往事》,這又是一部黑白片。在這部自傳性質更強的影片中,伍迪把現代電影的技法發揮到了自己的極致,其題材和手法與費里尼的影史名作《八部半》極其相似,以至于一些著名的影評家在搞不懂影片究竟在說什么的同時,一致把這部影片稱為伍迪的“九部半”,而伍迪卻認為這是自己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之后他保持了持續的創作力,連續推出了《仲夏夜綺夢》、《百老匯的丹尼•羅斯》和《開羅的紫玫瑰》等幾部電影,整體風格都是在現實主義筆法中,夾雜著溫和的喜劇風格,影片不再造成大笑、爆笑,而是輕輕地笑、溫和地笑。
《漢娜姐妹》是伍迪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高峰。三個平行的,實際上互不關聯的故事,組成了影片,也描述了漢娜姐妹三個復雜多變的家庭史、愛情史、心理史。這是一部家庭生活片、倫理片,但是以喜劇形式,而不是《內心深處》中伯格曼式的悲劇形式,伍迪真正脫離了模仿階段,踏入自己操縱自如的個人電影世界。三個故事的影片已經沒有固定的主角了,或者說出現的幾個人物都可以說是影片的主角,雖然說影片的片名叫《漢娜姐妹》。伍迪在這部影片中展現了描摹現實的出色技巧和觀察力,把悲劇和喜劇融為一體,在寫實手法中猱入超現實效果,其完美結合堪稱經典。
充滿溫暖懷舊色彩的《無線電時代》,雖然沒有伍迪的親自出演,也并非伍迪的最佳作品,但仍然以對那個時代的真摯熱愛之情博得眾多影迷的喝彩。這幾乎是伍迪從影以來最熱情的一部作品了,對那個時代無可比擬的個人感情令影片煥發出奪人的光彩。《九月》,講述了三對男女不幸的感情,把男女關系、家庭關系極度濃縮在九月的一所別墅里,喜劇元素變淡,人生的復雜、痛苦在這六個人身上得以體現出來。三部短片組成的《紐約故事》,是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和伍迪三個人合作的共同作品,《俄迪普斯的煩惱》是其中伍迪執導的段落。一個讓人難以忍耐的母親終于消失了,而這個兒子真正的煩惱才剛剛開始,伍迪再次拾起早年富于想象力的超現實滑稽鬧劇風格,但畢竟已經是年過半百、歷盡滄桑的人了,難以再現當年雖然粗疏但也生機勃勃的喜劇景象了。《另一個女人》,是關于一個女人苦悶回憶的故事,幾乎又是一部難以稱之為喜劇的伍迪作品,或多或少帶著些伯格曼的風格。
1989年的《愛與罪》,才多少恢復了伍迪的風格和水準。這是兩個故事組成的影片,一個偏于嚴肅,一個偏于輕松。罪與罰的主題,來自于宗教,來自于圣經,影片中始終把圣經文化的罪罰意識貫穿人物心理的始終。這是兩個悲劇,手法卻又是某種喜劇,而其結果卻介于難以判定的悲喜之間。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編劇提名,并被評為1989年美國十大佳片之一。
1990年編導的《艾麗絲》是一部帶有魔幻色彩的婦女解放題材的影片,一個中國醫生提供的草藥能夠產生神奇的效果,它最終推動了一個家庭婦女的覺醒。
1993年,伍迪拍攝了《曼哈頓神秘謀殺案》,評論界給予了這部影片很高的評價,雖然影片票房幾乎應該算作是失敗的,但認為不像前面幾部影片那樣矯揉造作,也沒有故意作出高姿態,平和近人而又喜氣洋洋,是伍迪恢復水準之作。
1994年的《子彈橫飛百老匯》獲得當年七項奧斯卡提名,重振了伍迪喜劇的聲威。影片是20年代百老匯后臺喜劇與黑幫喜劇融合的結果,和當年的《百老匯的丹尼羅斯》有相似之處,但其影片主旨和融合的形式卻又大不相同。這一年,伍迪還為電視臺重新改編拍攝了自己早期的舞臺劇《別喝那水》,也許這二者的拍攝經歷和經驗能夠互為補充吧。
1995年,伍迪又在《非強力春藥》中繼續探索新的形式。在古希臘女神的名字之下,在片中采取古希臘唱詩班的形式對片中的人物、情節加以評述,而情節又是以人類繁衍、血統為主題,于是形成一部現代的古希臘神話。
1996年的《人人都說我愛你》,是一部探討愛情與婚姻,精神與物質的影片。片中由幾個短故事演繹出愛情的多種狀態,雖然不是全景式掃描,但也足夠人們把自己對號入座的了,但伍迪卻沒有好萊塢“造夢”的義務,反而在每個故事結束之后加上一段貌似熱情的歌舞,把看著故事唏噓不已的觀眾從電影世界中拉出來嘲弄一番--如同上一部作品中的古希臘式的合唱班。
60多歲的老導演創作影片的熱情絲毫不減當年,1999年完成了《甜美與卑微》,2000年又推出《業余小偷》,持續著自己多年來幾乎一年一部電影的創作速度。從1969年以來,伍迪·艾倫一直保持每年一部電影的頻率。31年31部作品,絕大多數是自編自導自演,絕大多數是自傳性很強,糾纏著猶太情結和對生與死、愛與罪、性與欲、道德與責任的思想偏執,并且總是用他生活中的伴侶作女主角。
伍迪·艾倫在產量穩定的同時也能堅持自己的特點,這也是他的影迷們一直支持他的原因所在。2005年,他轉變風格,導演了驚悚題材的《賽末點》,好評如潮.
2006年他與斯嘉麗·約翰遜再次合作了《獨家新聞》。
2007年又與伊萬·麥克格雷格和柯林·法瑞爾合作了犯罪題材的《卡珊德拉之夢》.
2008年再次回歸兩性話題,與斯嘉麗·約翰遜、佩內洛普·克魯茲、麗貝卡·豪爾三位美女和西班牙男星哈維爾·巴登合作了《午夜巴塞羅那》。
伍迪·艾倫在2013年交出的《藍色茉莉》一改前兩年《午夜巴黎》、《愛在羅馬》“給歐洲城市寫情書”的閑散敷衍,犀利好看得煞有介事,《名利場》說它“也許是伍迪最殘酷的一部電影”,還有電影網站稱之為“伍迪1994年《子彈橫飛百老匯》后最好的電影”,凱特·布蘭切特主演該片后也濺起一片“沖擊奧斯卡影后”的呼聲。77歲的伍迪·艾倫,還是用他最熟悉的美國故事,再次驚艷了拄著拐杖追隨他多年的老觀眾,以及傾心于他“話癆知識分子”風格的文藝青年們。
在完成《藍色茉莉》之后,伍迪啟動了新片《月光下的魔法》,據悉,該片將回到法國進行取景拍攝,這也是他繼《午夜巴黎》之后,再一次在法國講故事。影片將于2014年7月24日登陸北美院線。
2015年1月14日,伍迪·艾倫(Woody
Allen)與亞馬遜簽約,聘請其編劇并執導第一部電視劇。
伍迪-艾倫演過的電影
伍迪-艾倫演過的電視劇
獎項
2012 第84屆 最佳原創劇本 午夜巴黎(獲獎)
2012 第84屆 最佳導演 午夜巴黎(提名)
2006 第78屆 最佳原創劇本 賽末點(提名)
1998 第70屆 最佳原創劇本 解構哈利(提名)
1996 第68屆 最佳原創劇本 非強力春藥(提名)
1995 第67屆 最佳原創劇本 百老匯上空的子彈(提名)
1995 第67屆 最佳導演 百老匯上空的子彈(提名)
1993 第65屆 最佳原創劇本 夫妻們(提名)
1991 第63屆 最佳原創劇本 艾麗絲(提名)
1990 第62屆 最佳原創劇本 愛與罪(提名)
1990 第62屆 最佳導演 愛與罪(提名)
1988 第60屆 最佳原創劇本 歲月流聲(提名)
1987 第59屆 最佳原創劇本 漢娜姐妹(獲獎)
1987 第59屆 最佳導演 漢娜姐妹(提名)
1986 第58屆 最佳原創劇本 開羅的紫玫瑰(提名)
1985 第57屆 最佳原創劇本百老匯的丹尼·羅斯(提名)
1985 第57屆 最佳導演 百老匯的丹尼·羅斯(提名)
1980 第52屆 最佳原創劇本 曼哈頓(提名)
1979 第51屆 最佳原創劇本 我心深處(提名)
1979 第51屆 最佳導演 我心深處(提名)
1978 第50屆 最佳原創劇本 安妮·霍爾(獲獎)
1978 第50屆 最佳男主角 安妮·霍爾(提名)
1978 第50屆 最佳導演 安妮·霍爾(獲獎)
美國金球獎
2013 第71屆 終身成就獎(獲獎)
2012 第69屆 最佳編劇 午夜巴黎(獲獎)
1986 第43屆 最佳編劇 開羅的紫玫瑰(獲獎)
威尼斯電影節
1995 第52屆 終身成就金獅獎(獲獎)
1983 第40屆 帕西內蒂獎-最佳電影 西力傳(獲獎)
戛納電影節
1985 第38屆 費比西獎 開羅的紫玫瑰(獲獎)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1997 第50屆 終身成就獎(獲獎)
1993 第46屆 最佳原創劇本 丈夫與妻子(獲獎)
1987 第40屆 最佳原創劇本 漢娜姐妹(獲獎)
1987 第40屆 最佳導演 漢娜姐妹(獲獎)
1986 第39屆 最佳原創劇本 開羅紫玫瑰(獲獎)
1986 第39屆 最佳影片 開羅紫玫瑰(獲獎)
1985 第38屆 最佳原創劇本 丹尼玫瑰(獲獎)
1980 第33屆 最佳原創劇本 曼哈頓(獲獎)
1978 第31屆 最佳原創劇本 安妮·霍爾(獲獎)
1978 第31屆 最佳導演 安妮·霍爾(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