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薇諾娜-賴德
1995年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小婦人》)
1994年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提名(《純真年代》)
1971年10月出生于明尼蘇達州,父母是60年代的嬉皮士——熱愛自由,反對主流文化。他們以一座明尼蘇達州的小鎮的名字作為女兒的名字。薇諾娜從小受到家庭的溺愛,生活十分美滿幸福。在是作家的父親的影響下,她從小就酷愛看書,掌握了大量知識。而幼年時對經典電影的迷戀,使她下決心要當一名演員。上高中后,她加入了學校的劇團,活躍在戲劇舞臺上。她具有極好的表演天賦,又十分肯虛心鉆研學習,高中畢業后,就與經紀人簽約拍電影。
在好萊塢眾多女星中,要在不同時期獲得偉大導演的賞識實屬不易,但薇諾娜卻可以獲得不同領域導演的一致贊賞,不管是喜劇、科幻、恐怖、或是使壞,薇諾娜·瑞德都在用盡全力,努力的扮演一個女演員的角色。1988年《甲殼蟲汁》一片使觀眾注意到這個有著一雙慧黠大眼的女星。在演過多部少女片后,1991年接演吉姆·賈木許的《地球之夜》正式邁入成熟角色,而次年大導演科波拉的《驚情四百年》更將她推上票房明星的地位,自此成為好萊塢新一代的接班女星之一。長相甜美的瑞德,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不知迷死多少年輕影迷,帥哥約翰尼·德普、才子馬特·達蒙都曾是她裙下的不二之臣。
雖然被上天無限眷顧,現實中的薇諾娜卻相當反叛,甚至因為盜竊而引起軒然大波,也因此嚴重影響了她近年在影壇的發展。這幾年她重整旗鼓,以全新的心態和形象開展事業。
如果回到幾年前,沒有人會懷疑薇諾娜·瑞德將成為她那一代女演員中的領軍人物。24歲時,她就已經兩獲奧斯卡提名,并被譽為“慵懶女王”。與其他同輩女星比起來,當時的她實在是領先了一大步。但隨著最近3部影片的失敗,以及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與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等新星的崛起,薇諾娜·瑞德這位90年代初的金色女孩突然之間有被人忘記的危險了。
事實上,薇諾娜從未成為過票房紅星。她似乎有些抱歉地說:“我從未演過那種一夜成名的片子。我的影片很少有賺大錢的?!?br />
但薇諾娜在票房上的失意,卻從其它方面上獲得了某種補償。如果說朱莉亞·羅伯茨贏得了觀眾,那么薇諾娜·瑞德則贏得了影評家的喝彩。1989年的《邪惡》(Wicked)及《石南花》(Heathers)等影評使得她成了注重形象的年輕觀眾的偶像,同時也為她贏得了好萊塢制片商的信任。在此之后,薇諾娜出演了一系列好評如潮的影片,如《吸血鬼德拉庫拉》(Dracula)、《純真年代》(The Age ofInnocence)、《小婦人》(Little Women)、《磨難》(The Crucible),等等。在與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及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等大牌明星演出對手戲時,年輕的薇諾娜毫不遜色。即使是失敗的影片,如1993年根據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回憶錄改編的影片《靈屋》(The House of Spirits),薇諾娜的美好形象也吸引了眾多忠實的觀眾前往影院捧場。在多數女主角都極度活躍甚至亢奮的時代,薇諾娜以其一雙會說話般的褐色大眼睛證明了自己是一位沉靜的巨星。
但近年來,薇諾娜的魅力似乎有所消退。花了她7年時間才終于搬上銀幕的《移魂女郎》(Girl, Interrupted)講述的是一個60年代的女孩在一所精神病院里的故事,是薇諾娜的制片處女作,也是她擴展表演范圍的一次好機會。但結果卻令人有些失望,該片不僅票房成績差強人意,而且贏得影評界一遍喝彩之聲的卻不是薇諾娜自己,而是在片中出演配角的安吉麗娜·朱莉。薇諾娜接下來的片子是劇情混亂的驚險片《惡魔回魂》(Lost Souls),再之后便是仿照《愛情故事》模式的《紐約的秋天》(Autumn in New York)了。
在《紐約的秋天》中,薇諾娜飾演一位身患絕癥卻瘋狂地愛上了理查·基爾(Richard Gere)的女帽商。兩人在該片的表演都拘謹而乏善可陳。盡管有謠傳說理查·基爾改變了劇本,使得角色更有利于他而不利于薇諾娜,但她還是參加了該片的宣傳活動,并對其前景充滿信心。唯一可以表明她的不滿的是,她說劇本的定稿沒有給她看過。即使如此,她也并不后悔當初對該片的選擇。她說:“小時候看電影時,我就幻想著將來能自己拍一部愛情電影,一部純粹的讓人落淚的電影。《紐約的秋天》對我來說是一個好機會,而此前我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br />
薇諾娜還說:“我不知道人們如何看待我。我從拍電影時開始,就成了那個在劇本中被描述為‘沒有吸引力的、丑陋的’女孩?!爆F年29歲的薇諾娜·瑞德與“丑陋”一詞是無論如何都不沾邊的。盡管蒂姆·伯頓(Tim Burton)導演在《Beetle juice》一片中將其塑造成一個行為怪異的女孩,但如果薇諾娜因此就認為自己不美,那簡直是荒唐。人們是否一直在告訴她與她自己的看法相反的意見呢?薇諾娜自己堅稱:“我從未聽到人們說我如何如何美。有一次與一位朋友談起這一話題時,我們都驚異不已,因為我們倆都沒聽到過別人的恭維話。也許人們以為我們恭維話聽得太多,所以他們就免開尊口了。在我演的影片公映時,我的朋友以及周圍的人都從不發表意見,他們以為我已聽膩了這些話。”
瑞德對其外貌的唯一正面評價是“形象特別”。她對外貌如此的低調是事出有因的。她曾說:“我基本上是在銀幕上度過我的青春期的,這非常的不易。在拍電影時,如果你臉上有一顆那種年齡的女孩子通常都會有的小疙瘩時,他們就會把燈光弄暗,或者干脆關掉,以便把你的疙瘩掩飾起來。但我認為在這種年齡不應該承受這種壓力?!?br />
瑞德對自己小巧的身材也極為在意,擔心人們會因此認為她弱不禁風。她說:“因為我的身材,在拍片時,人們總是強加給我‘小仙女’的外號。我能讀到的關于我的所有文字都把我與‘小仙女’、‘小淘氣’、‘小可憐’聯系在一起。當然還有比這更糟糕的稱呼,但我實際上比人們想象的要強壯許多。”
薇諾娜的戀愛史證明她此言不虛。她最早引起人們關注的戀情是與約翰尼·德普(JohnnyDepp)的關系,隨后又與搖滾樂隊“靈魂避難所”(Soul Asylum)的主唱戴夫-皮爾納(DavePirner)出雙入對,近來的知名戀人則有馬特·達蒙(Matt Damon)。但這并不是說薇諾娜只喜歡與歌星、影星們來往,事實是,當她與凡夫俗子約會時,媒體根本不感興趣。她說:“我并不想遮掩什么,但似乎沒有人想知道電腦專家伊恩是誰?!?br />
薇諾娜是60年代反文化運動的精英分子的后代。她的父親邁克爾-霍洛維茨(MichaelHorowitz)與那一代的代言人之一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交往甚密,著名的蒂莫西-利瑞(Timothy Leary)則是她的教父,她的藝名賴德則取自她父親崇拜的人物之一、著名的爵士音樂家米奇·瑞德(Mitch Ryder)。
瑞德自己稱她的父母是“介于‘垮掉的一代’與嬉皮士之間”的人物,他們不是那種墮落的嬉皮士,而是有創造精神的嬉皮士。瑞德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舊金山度過的,但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嬉皮士群居村里也度過了一段不太愉快的時光。
瑞德不想傷害她的父母,也不愿怪罪他們任何事情。她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多是傳統型的,喜歡收集奧斯汀、奧威爾和塞林格等作家的初版書。她難得一回的離經叛道是在1997年的影片《AlienResurrection》失敗之后,作出了息影兩年的決定。她事后回憶說:“這是我自覺的選擇,因為當時我沒有讀到任何我喜歡的劇本?!?br />
已經出演過25部影片的薇諾娜·瑞德現在想嘗試一些改變,盡可能多扮演一些不同類型的角色。與許多擔心自己的名氣還不夠大的明星們不同,薇諾娜對自己目前的“人氣”感到非常滿意。她說:“我有一張人們還算熟悉的臉,但還不到那種人們一見就會驚呼‘天哪!真的是她嗎?’的程度。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逛街,這是我最得意的事情之一?!?br>
薇諾娜-賴德 個人資料
1994年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提名(《純真年代》)
1971年10月出生于明尼蘇達州,父母是60年代的嬉皮士——熱愛自由,反對主流文化。他們以一座明尼蘇達州的小鎮的名字作為女兒的名字。薇諾娜從小受到家庭的溺愛,生活十分美滿幸福。在是作家的父親的影響下,她從小就酷愛看書,掌握了大量知識。而幼年時對經典電影的迷戀,使她下決心要當一名演員。上高中后,她加入了學校的劇團,活躍在戲劇舞臺上。她具有極好的表演天賦,又十分肯虛心鉆研學習,高中畢業后,就與經紀人簽約拍電影。
在好萊塢眾多女星中,要在不同時期獲得偉大導演的賞識實屬不易,但薇諾娜卻可以獲得不同領域導演的一致贊賞,不管是喜劇、科幻、恐怖、或是使壞,薇諾娜·瑞德都在用盡全力,努力的扮演一個女演員的角色。1988年《甲殼蟲汁》一片使觀眾注意到這個有著一雙慧黠大眼的女星。在演過多部少女片后,1991年接演吉姆·賈木許的《地球之夜》正式邁入成熟角色,而次年大導演科波拉的《驚情四百年》更將她推上票房明星的地位,自此成為好萊塢新一代的接班女星之一。長相甜美的瑞德,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不知迷死多少年輕影迷,帥哥約翰尼·德普、才子馬特·達蒙都曾是她裙下的不二之臣。
雖然被上天無限眷顧,現實中的薇諾娜卻相當反叛,甚至因為盜竊而引起軒然大波,也因此嚴重影響了她近年在影壇的發展。這幾年她重整旗鼓,以全新的心態和形象開展事業。
如果回到幾年前,沒有人會懷疑薇諾娜·瑞德將成為她那一代女演員中的領軍人物。24歲時,她就已經兩獲奧斯卡提名,并被譽為“慵懶女王”。與其他同輩女星比起來,當時的她實在是領先了一大步。但隨著最近3部影片的失敗,以及格溫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與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等新星的崛起,薇諾娜·瑞德這位90年代初的金色女孩突然之間有被人忘記的危險了。
事實上,薇諾娜從未成為過票房紅星。她似乎有些抱歉地說:“我從未演過那種一夜成名的片子。我的影片很少有賺大錢的。”
但薇諾娜在票房上的失意,卻從其它方面上獲得了某種補償。如果說朱莉亞·羅伯茨贏得了觀眾,那么薇諾娜·瑞德則贏得了影評家的喝彩。1989年的《邪惡》(Wicked)及《石南花》(Heathers)等影評使得她成了注重形象的年輕觀眾的偶像,同時也為她贏得了好萊塢制片商的信任。在此之后,薇諾娜出演了一系列好評如潮的影片,如《吸血鬼德拉庫拉》(Dracula)、《純真年代》(The Age ofInnocence)、《小婦人》(Little Women)、《磨難》(The Crucible),等等。在與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及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等大牌明星演出對手戲時,年輕的薇諾娜毫不遜色。即使是失敗的影片,如1993年根據伊莎貝爾·阿連德(Isabel Allende)的回憶錄改編的影片《靈屋》(The House of Spirits),薇諾娜的美好形象也吸引了眾多忠實的觀眾前往影院捧場。在多數女主角都極度活躍甚至亢奮的時代,薇諾娜以其一雙會說話般的褐色大眼睛證明了自己是一位沉靜的巨星。
但近年來,薇諾娜的魅力似乎有所消退。花了她7年時間才終于搬上銀幕的《移魂女郎》(Girl, Interrupted)講述的是一個60年代的女孩在一所精神病院里的故事,是薇諾娜的制片處女作,也是她擴展表演范圍的一次好機會。但結果卻令人有些失望,該片不僅票房成績差強人意,而且贏得影評界一遍喝彩之聲的卻不是薇諾娜自己,而是在片中出演配角的安吉麗娜·朱莉。薇諾娜接下來的片子是劇情混亂的驚險片《惡魔回魂》(Lost Souls),再之后便是仿照《愛情故事》模式的《紐約的秋天》(Autumn in New York)了。
在《紐約的秋天》中,薇諾娜飾演一位身患絕癥卻瘋狂地愛上了理查·基爾(Richard Gere)的女帽商。兩人在該片的表演都拘謹而乏善可陳。盡管有謠傳說理查·基爾改變了劇本,使得角色更有利于他而不利于薇諾娜,但她還是參加了該片的宣傳活動,并對其前景充滿信心。唯一可以表明她的不滿的是,她說劇本的定稿沒有給她看過。即使如此,她也并不后悔當初對該片的選擇。她說:“小時候看電影時,我就幻想著將來能自己拍一部愛情電影,一部純粹的讓人落淚的電影?!都~約的秋天》對我來說是一個好機會,而此前我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
薇諾娜還說:“我不知道人們如何看待我。我從拍電影時開始,就成了那個在劇本中被描述為‘沒有吸引力的、丑陋的’女孩?!爆F年29歲的薇諾娜·瑞德與“丑陋”一詞是無論如何都不沾邊的。盡管蒂姆·伯頓(Tim Burton)導演在《Beetle juice》一片中將其塑造成一個行為怪異的女孩,但如果薇諾娜因此就認為自己不美,那簡直是荒唐。人們是否一直在告訴她與她自己的看法相反的意見呢?薇諾娜自己堅稱:“我從未聽到人們說我如何如何美。有一次與一位朋友談起這一話題時,我們都驚異不已,因為我們倆都沒聽到過別人的恭維話。也許人們以為我們恭維話聽得太多,所以他們就免開尊口了。在我演的影片公映時,我的朋友以及周圍的人都從不發表意見,他們以為我已聽膩了這些話?!?br />
瑞德對其外貌的唯一正面評價是“形象特別”。她對外貌如此的低調是事出有因的。她曾說:“我基本上是在銀幕上度過我的青春期的,這非常的不易。在拍電影時,如果你臉上有一顆那種年齡的女孩子通常都會有的小疙瘩時,他們就會把燈光弄暗,或者干脆關掉,以便把你的疙瘩掩飾起來。但我認為在這種年齡不應該承受這種壓力?!?br />
瑞德對自己小巧的身材也極為在意,擔心人們會因此認為她弱不禁風。她說:“因為我的身材,在拍片時,人們總是強加給我‘小仙女’的外號。我能讀到的關于我的所有文字都把我與‘小仙女’、‘小淘氣’、‘小可憐’聯系在一起。當然還有比這更糟糕的稱呼,但我實際上比人們想象的要強壯許多?!?br />
薇諾娜的戀愛史證明她此言不虛。她最早引起人們關注的戀情是與約翰尼·德普(JohnnyDepp)的關系,隨后又與搖滾樂隊“靈魂避難所”(Soul Asylum)的主唱戴夫-皮爾納(DavePirner)出雙入對,近來的知名戀人則有馬特·達蒙(Matt Damon)。但這并不是說薇諾娜只喜歡與歌星、影星們來往,事實是,當她與凡夫俗子約會時,媒體根本不感興趣。她說:“我并不想遮掩什么,但似乎沒有人想知道電腦專家伊恩是誰。”
薇諾娜是60年代反文化運動的精英分子的后代。她的父親邁克爾-霍洛維茨(MichaelHorowitz)與那一代的代言人之一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交往甚密,著名的蒂莫西-利瑞(Timothy Leary)則是她的教父,她的藝名賴德則取自她父親崇拜的人物之一、著名的爵士音樂家米奇·瑞德(Mitch Ryder)。
瑞德自己稱她的父母是“介于‘垮掉的一代’與嬉皮士之間”的人物,他們不是那種墮落的嬉皮士,而是有創造精神的嬉皮士。瑞德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舊金山度過的,但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嬉皮士群居村里也度過了一段不太愉快的時光。
瑞德不想傷害她的父母,也不愿怪罪他們任何事情。她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多是傳統型的,喜歡收集奧斯汀、奧威爾和塞林格等作家的初版書。她難得一回的離經叛道是在1997年的影片《AlienResurrection》失敗之后,作出了息影兩年的決定。她事后回憶說:“這是我自覺的選擇,因為當時我沒有讀到任何我喜歡的劇本。”
已經出演過25部影片的薇諾娜·瑞德現在想嘗試一些改變,盡可能多扮演一些不同類型的角色。與許多擔心自己的名氣還不夠大的明星們不同,薇諾娜對自己目前的“人氣”感到非常滿意。她說:“我有一張人們還算熟悉的臉,但還不到那種人們一見就會驚呼‘天哪!真的是她嗎?’的程度。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逛街,這是我最得意的事情之一?!?br>
基本資料
中文名:薇諾娜-賴德
別名:Noni
國籍:美國
星座:天蝎座
外文名:Winona Ryder
身高:162cm
出生日期:1971年10月29日 (70后明星)
職業:演員
薇諾娜-賴德演藝經歷
皮帕·李的私生活 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 (2009) .....Sandra
星艦迷航 / 星際旅行11 Star Trek (2009) .....Amanda Grayson
保持冷靜 Stay Cool (2009) .....Scarlet Smith
線人 The Informers (2008) .....Cheryl Laine
歡迎 Welcome (2007) .....Cynthia
Alpha Numeric (2007)
性和死亡101 Sex and Death 101 (2007) .....Gillian
愛情十賤事 The Ten (2007) .....Kelly
雅各布斯和路易威登 Marc Jacobs & Louis Vuitton (2007) .....Herself
遺言 The Last Word (2007) .....(rumored)
吸血驚情四百年的制作 The Blood Is the Life: The Making of \'Bram Stoker\'s Dracula\' (2007) .....Herself
豬頭滿天下 / 達爾文獎 The Darwin Awards (2006) .....Siri
盲區行者 / 雙面魔神 / 心機掃描 / 黑暗掃描儀A Scanner Darkly (2006) .....Donna Hawthorne
巧克力貓王 / 人心虛假于萬事之上 / 虛偽莫過心靈 The Heart Is Deceitful Above All Things (2004) .....Psychologist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2003) .....Herself
The Day My God Died (2003) .....Narrator (voice)
迪茲先生 / 凸槌大亨 / 愛你有錢途 Mr. Deeds (2002) .....Babe Bennett
西蒙妮 / 虛擬偶像 / 虛擬索女郎 / 虛擬情人 / 數字明星 / 虛擬女一號 Simone (2002) .....Nicola Anders
第7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1) .....Herself - Presenter: song \'I\'ve Seen It All\' (uncredited)
超級名模 / 祖蘭德 Zoolander (2001) .....Herself (uncredited)
惡魔回魂 / 迷失的靈魂 / 驅魔人Lost Souls (2000) .....Maya Larkin
紐約的秋天 / 紐約深秋 Autumn in New York (2000) .....Charlotte Fielding
移魂女郎 / 女生向前走 / 斷了線的女孩 / 我有冇問題 Girl, Interrupted (1999) .....Susanna Kaysen
傀儡人生 / 變腦 / 玩謝麥高維治 / 成為馬可維奇 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名人百態 Celebrity (1998) .....Nola
克里斯托夫·里夫:心愿晚會 Christopher Reeve: A Celebration of Hope (1998) .....Herself
異形4 / 異形4:復活 / 異形4:浴火重生 / 異形4之逆種 / 異形復活Alien: Resurrection (1997) .....Annalee Call
第6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7) .....Herself
尋找理查德 / 尋找理查 / 尋找理查三世 Looking for Richard (1996) .....Lady Anne
男孩 Boys (1996) .....Patty Vare
第6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6) .....Herself - Presenter: \'Dead Man Walking\' Song
激情年代 / 妒焰飛灰 The Crucible (1996) .....Abigail Williams
第6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7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5) .....Herself - Nominee: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戀愛編織夢 / 怎樣做美國錦被 / 編織戀愛夢 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 (1995) .....Finn Dodd
現實的創痛 / 四個畢業生 / 不朽真情 Reality Bites (1994) .....Lelaina Pierce
小婦人 Little Women (1994) .....Jo March
金色豪門 / 第六感之戀 / 精靈之屋 / 靈魂莊園 The House of the Spirits (1993) .....Blanca Trueba
純真年代 / 心外幽情 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May Welland
吸血僵尸驚情四百年 / 驚情四百年 / 吸血僵尸 / 吸血鬼 Bram Stoker\'s Dracula (1992) .....Mina Murray/Elisabeta
地球之夜 Night on Earth (1991) .....Corky
風情媽咪俏女兒 / 浪漫俏佳人Mermaids (1990) .....Charlotte Flax
我很酷,但我很精靈 Welcome Home, Roxy Carmichael (1990) .....Dinky Bossetti
剪刀手愛德華 / 幻海奇緣 Edward Scissorhands (1990) .....Kim
大火球 / 荷槍實彈 Great Balls of Fire! (1989) .....Myra Gale Lewis
希德姊妹幫 Heathers (1989) .....Veronica Sawyer
甲殼蟲汁 / 陰間大法師 / 甲克蟲的汁液 Beetlejuice (1988) .....Lydia
1969 (1988) .....Beth
Square Dance (1987) .....Gemma
美國小子 Lucas (1986) .....Rina
制作人:
The Day My God Died (2003) .....Narrator (voice)
移魂女郎 / 女生向前走 / 斷了線的女孩 / 我有冇問題 Girl, Interrupted (1999) .....executive produ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