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國寶吉光”展廳展品目錄

在國家圖書館建館 110 周年之際,我們謹以“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 70 華誕,將中華民族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記憶傳遞給每一位觀眾,講好中國故事,共建精神家園!
展覽分國寶吉光、百代蕓香、汲古潤今、交流互鑒四個展廳。

第一展廳 國寶吉光
第一展廳主題為“國寶吉光”。展廳入口以巨型環幕的形式,循環播放《中華典籍講述中國故事》宣傳視頻,將中華典籍的演變歷史、文獻寶庫國家圖書館、歷代藏書家愛書護書傳承典籍的事跡以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

展覽分為“厚德載物 與時俱進”“鑒古知今 汲取智慧”“學說紛呈 匠心天工”“華章煥彩 翰墨流芳”四個主題單元,還有獨立單元“典籍總匯文化淵藪”和“激活經典 熔古鑄今”專題,以經史子集四大部類為線索,展現歷朝歷代在哲學、思想、科技、文學等各個方面的成就。





展品匯集國內20多家圖書館、博物館藏珍貴文獻100余種,大部分展出文獻為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珍品,包括已出版的18部《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原本;海內孤本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揚子法言》;還有來自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里耶秦簡首次在國家典籍博物館展出,這也是目前唯一一份秦朝政府檔案;文津閣《四庫全書》、文源閣《四庫全書》、文瀾閣《四庫全書》及河南省圖書館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刪余稿《明文海》等同臺展出。同時為紀念司馬光、曾鞏誕辰一千年,展廳內將展出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元豐類稿》。

里耶秦簡

《宗藩慶系錄》
宋代皇族譜牒分為五種:玉牒、屬籍、仙源類譜、宗藩慶系錄和仙源積慶圖。北宋時期修成的皇族譜牒,全部毀于“靖康之難”。宋室南渡后,又重加修撰,然存世僅《仙源類譜》與《宗藩慶系錄》兩種,皆為孤本,殊為珍貴。《仙源類譜》記錄宋皇室宗族男女成員的支脈、婚姻、官爵遷轉、功罪是非以及生死年月;《宗藩慶系錄》以記載宗室成員的世系傳承關系為特色,同時簡要地記載子孫后代的名位品秩。

《楚辭集注》八卷 辯證二卷 后語八卷 宋端平刻本
宋端平刻本《楚辭集注》為傳世孤本,曾為楊氏海源閣、劉少山收藏,毛主席曾將此書的影印本作為禮物送給訪華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西晉陸機 《辨亡論》 唐寫本
唐寫本《辨亡論》, 黃紙墨書,工楷寫就,字體俊秀,是敦煌唐人寫本中的翹楚。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浙東大饑,朱熹以浙東提舉一職彈劾臺州知州唐仲友,共六狀,其中一狀就是關于唐仲友中飽私囊,動用公使庫官銀、使用犯人為其開版雕印《荀子》《揚子》《文中子》《韓子》“四子”一事。
唐仲友開雕的臺州本“四子”中的《文中子》《韓子》早已失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購回香港陳清華藏書,其中有一部宋版《荀子》,多認為即是臺州本,后經考證,乃為臺州本的翻刻本。而《揚子法言》一書則在遼寧省圖書館發現,填補了人們對于臺州本“四子”的想象空缺,也證實了唐仲友在臺州刻“四子”是不爭的歷史事實。

《揚子法言》 十三卷 揚雄 撰 (晉)李軌(唐)柳宗元(宋)宋咸 吳秘 司馬光注 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
此書乃揚雄仿《論語》而作。自漢代以來,注家蜂起。至北宋時,惟晉李軌,唐柳宗元,宋宋成、吳秘之注尚存,司馬光合并四家,增以己意,而成五臣之注。此本是朱熹彈劾唐仲友公案的重要印證,原為清宮天祿琳瑯舊物,皮紙印造,初刻精印,為海內孤本。
本次展覽也展陳了許多著名的藏書家的藏書。如黃丕烈所收的陶集。黃丕烈是清代知名的文獻家,鄭偉章在《文獻家通考》中稱其為“乾隆、嘉慶間文獻之宗主”。黃丕烈藏書的特點之一就是好藏宋元舊刻。黃丕烈自稱“佞宋主人”,他“第求精槧,獨嗜宋刻”(洪亮吉《北江詩話》),有專門收藏宋版書的“百宋一廛”,還有因藏有毛晉藏宋刻本《陶淵明詩集》與南宋刊本《湯注陶詩》而得名的“陶陶室”。

《陶靖節先生詩》四卷補注一卷 (晉)陶潛撰(宋)湯漢注宋剡水周春 顧自修 黃丕烈 孫延題簽
湯漢注陶詩成于南宋,他博采各家評注,開集注陶詩之先河。咸淳年間,湯漢出守福州時刻陶集于省罱。此書寫刻精美,版式風貌頗具建本特征。黃丕烈“陶陶室”所藏兩陶集之一。
展品目錄
序號 |
題名著者 |
版本 |
館藏地 |
名錄號 |
1 |
周易正義十四卷 (唐)孔穎達撰 |
南宋初刻遞修本 翁方綱 傅增湘跋 |
國家圖書館 |
00193 |
2 |
尚書正義二十卷 (唐)孔穎達撰 |
南宋初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卷七至八、十九至二十配日本影宋抄本)楊守敬跋 |
國家圖書館 |
00221 |
3 |
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二十卷圖譜一卷 (漢)毛萇傳 (漢)鄭玄箋 (唐)陸德明釋文 |
宋刻本(卷五至七配清黃氏士禮居影宋抄本)黃丕烈 勞健 周叔弢跋 |
國家圖書館 |
00236 |
4 |
儀禮十七卷 儀禮圖十七卷旁通圖一卷 (宋)楊復撰 |
元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刻本 丁丙跋 存八卷 |
南京圖書館 |
06985 |
5 |
周禮十二卷 (漢)鄭玄注 |
宋婺州市門巷唐宅刻本 勞健抄補并跋 |
國家圖書館 |
00250 |
6 |
禮記二十卷 (漢)鄭玄注 釋文四卷 (唐)陸德明撰 |
宋淳熙四年(1177)撫州公使庫刻咸淳九年(1273)高夢炎重修本 顧廣圻跋 |
國家圖書館 |
00263 |
7 |
漢書一百卷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
宋蔡琪家塾刻本(卷二十九、四十五至四十七、五十六至五十七上、八十六、八十八、九十九配另一宋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404 |
8 |
三國志六十五卷 (晉)陳壽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
宋刻本(卷二、四十至四十一配清影宋抄本) |
國家圖書館 |
00413 |
9 |
春秋左傳正義三十六卷 (唐)孔穎達撰 |
宋慶元六年(1200)沈作賓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 |
國家圖書館 |
00288 |
10 |
論語集說十卷 (宋)蔡節撰 |
宋淳祐六年(1246)姜文龍湖州頖宮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329 |
11 |
附音傍訓句解孟子七卷 (元)李公凱撰 |
明初刻本 存五卷 |
國家圖書館 |
11516 |
12 |
四書章句集注二十八卷 (宋)朱熹撰 |
宋刻本(有影抄補配) |
徐州市圖書館 |
09934 |
13 |
孝經一卷 (唐)玄宗李隆基注 (唐)陸德明音義 |
元岳氏荊溪家塾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318 |
14 |
春秋繁露十七卷 (漢)董仲舒撰 |
宋嘉定四年(1211)胡槻江右計臺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317 |
15 |
說文解字十五卷 (漢)許慎撰 |
宋刻元修本 丁晏跋 |
國家圖書館 |
00345 |
16 |
傳習錄三卷續錄二卷 (明)王守仁撰 |
明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
17 |
日知錄三十二卷 (清)顧炎武撰 |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潘耒遂初堂刻本 李慈銘批校并跋 |
上虞市圖書館 |
01879 |
18 |
里耶秦簡 |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
19 |
史記一百三十卷 (漢)司馬遷撰 (南朝宋)裴骃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 |
宋黃善夫家塾刻本 黃紹箕 羅振玉題款 存六十八卷 |
國家圖書館 |
00397 |
20 |
后漢書九十卷 (南朝宋)范曄撰 (唐)李賢注 志三十卷 (晉)司馬彪撰 (梁)劉昭注 |
宋白鷺洲書院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9944 |
21 |
戰國策三十三卷 (漢)高誘注 (宋)姚宏校正 |
宋紹興刻本 黃丕烈 顧廣圻跋并題詩 鈕樹玉 袁廷梼 夏文燾題詩 |
國家圖書館 |
00479 |
22 |
貞觀政要十卷 (唐)吳兢撰 (元)戈直集論 |
明成化元年(1465)內府刻本 |
首都圖書館 |
03831 |
23 |
水經注四十卷 (北魏)酈道元撰 |
宋刻本 袁克文跋 存十二卷 |
國家圖書館 |
00568 |
24 |
洛陽伽藍記五卷 (北魏)楊衒之撰 |
明如隱堂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
25 |
顏氏家訓七卷 (北齊)顏之推撰 附考證一卷 (宋)沈揆撰 |
元刻本 何焯 錢大昕 孫星衍 黃丕烈跋 |
上海圖書館 |
00752 |
26 |
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目錄三十卷 (宋)司馬光撰 |
宋紹興二至三年(1132-1133)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
27 |
洪范政鑒十二卷 (宋)仁宗趙禎撰 |
宋淳熙十三年(1186)內府寫本 邵章 傅增湘跋 |
國家圖書館 |
00694 |
28 |
咸淳臨安志一百卷 (宋)潛說友纂修 |
宋咸淳刻本(卷七至十、十七至十九、三十三至三十四、四十至四十五、六十一至六十三、七十六至七十七、七十九、九十一至九十七配清抄本) 傅玉露 楊紹和跋 存七十八卷 |
國家圖書館 |
00562 |
29 |
輿地廣記三十八卷 (宋)歐陽忞撰 |
宋刻遞修本(卷一至二配清抄本) 黃丕烈 顧廣圻跋 |
國家圖書館 |
00557 |
30 |
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錄十卷 (宋)孟鉞撰 |
元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566 |
31 |
徐霞客游記不分卷 (明)徐弘祖撰 |
清鮑氏知不足齋抄本 鮑廷博校 吳騫 唐翰題跋 |
國家圖書館 |
11686 |
32 |
仙源類譜□□□卷 (宋)史浩等纂修 |
宋內府抄本 存三十卷 |
國家圖書館 |
07104 |
33 |
宗藩慶系錄□□卷 |
宋內府抄本 存二十二卷 |
國家圖書館 |
07105 |
34 |
新編孔子家語句解十卷 |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劉祥卿家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589 |
35 |
孔氏祖庭廣記十二卷 (金)孔元措撰 |
蒙古乃馬真后元年(1242)孔氏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528 |
36 |
新序十卷 (漢)劉向撰 |
宋刻本 錢謙益 黃丕烈 金錫爵跋 |
國家圖書館 |
00592 |
37 |
近思錄集解十四卷 (宋)葉采撰 |
元刻明修本 |
國家圖書館 |
00604 |
38 |
荀子二十卷 (唐)楊倞注 |
宋刻本 顧廣圻跋 |
國家圖書館 |
00590 |
39 |
揚子法言十三卷 (漢)揚雄撰 (晉)李軌 (唐)柳宗元 (宋)宋咸 吳祕 司馬光注 音義一卷 |
宋淳熙八年(1181)刻本 |
遼寧省圖書館 |
02895 |
40 |
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二卷 題(漢)河上公章句 |
明初刻本(有抄補) 莫繩孫跋 |
重慶圖書館 |
04982 |
41 |
壬辰重改證呂太尉經進莊子全解十卷 (宋)呂惠卿撰 |
金刻本 文彭 吳元恭題記 |
國家圖書館 |
03079 |
42 |
太清風露經一卷 題無住真人撰 |
蒙古太宗九年至乃馬真后三年(1237-1244)宋德方等刻玄都寶藏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05 |
43 |
抱樸子內篇二十卷 (晉)葛洪撰 |
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臨安府榮六郎家刻本(卷十一至十二、卷十七第八葉、卷十九第二葉配清初錢氏述古堂抄本) |
遼寧省圖書館 |
01001 |
44 |
墨子十五卷 |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芝城銅活字藍印本 黃丕烈校并跋 |
國家圖書館 |
04718 |
45 |
管子二十四卷 (唐)房玄齡注 |
宋刻本 黃丕烈 戴望跋 |
國家圖書館 |
00620 |
46 |
韓非子二十卷 |
明萬歷周孔教刻本[四庫底本] 王仁俊 黃彭年題識 |
安徽省圖書館 |
08357 |
47 |
十一家注孫子三卷 (漢)曹操 (唐)杜牧等撰 十家注孫子遺說一卷 (宋)鄭友賢撰 |
宋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618 |
48 |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 (漢)高誘注 |
明弘治十一年(1498)李瀚刻本 |
天津師范大學圖書館 |
10475 |
49 |
淮南子評注不分卷 (清)傅山撰 |
稿本 |
山西博物院 |
04731 |
50 |
世說新語八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 (梁)劉孝標注 (宋)劉辰翁 劉應登 (明)王世懋評 |
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 |
紹興圖書館 |
01886 |
51 |
古迂陳氏家藏夢溪筆談二十六卷 (宋)沈括撰 |
元大德九年(1305)陳仁子東山書院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756 |
52 |
天工開物三卷 (明)宋應星撰 |
明崇禎十年(1637)自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4313 |
53 |
宋應星四種四卷 (明)宋應星撰 |
明崇禎刻本 |
江西省圖書館 |
05022 |
54 |
九章筭經九卷 (晉)劉徽注 (唐)李淳風等注釋 |
宋嘉定六年(1213)鮑澣之汀州刻本 |
上海圖書館 |
00683 |
55 |
齊民要術十卷雜說一卷 (北魏)賈思勰撰 |
明刻本 陳揆校并跋 存九卷 |
國家圖書館 |
|
56 |
農政全書六十卷 (明)徐光啟纂輯 |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平露堂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
57 |
農書三十六卷 (元)王禎撰 |
明嘉靖九年(1530)山東布政使司刻本 |
浙江圖書館 |
04516 |
58 |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三十卷 (宋)唐慎微撰 (宋)寇宗奭衍義 |
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陽張存惠晦明軒刻本 錢謙益跋 |
國家圖書館 |
00640 |
59 |
新刊補注釋文黃帝內經素問十二卷 (唐)王冰注 (宋)林億等校正 (宋)孫兆改誤 |
元后至元五年(1339)胡氏古林書堂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0627 |
60 |
本草綱目五十二卷首一卷附圖二卷 (明)李時珍撰 (明)李建中 李建元校正 |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金陵胡承龍刻本 |
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
01798 |
61 |
針灸四書九卷 (元)竇桂芳編 |
元至大四年(1311)燕山竇氏活濟堂刻本 存八卷 |
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 |
00680 |
62 |
針灸大成十卷 (明)楊繼洲輯 |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趙文炳刻清遞修本(卷六抄配) |
國家圖書館 |
|
63 |
冊府元龜一千卷 (宋)王欽若等輯 |
宋刻本 袁克文 李盛鐸 朱文鈞跋 傅增湘題款 存二十卷 |
國家圖書館 |
00788 |
64 |
文苑英華一千卷 (宋)李昉等輯 |
宋嘉泰元年至四年(1201-1204)周必大刻本 存一百三十卷 |
國家圖書館 |
01196 |
65 |
楚辭集注八卷辯證二卷后語六卷 (宋)朱熹撰 |
宋端平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07 |
66 |
文心雕龍十卷 (梁)劉勰撰 |
元至正十五年(1355)嘉興路儒學刻明修本 |
上海圖書館 |
01241 |
67 |
辨亡論 (西晉)陸機撰 |
唐寫本 |
國家圖書館 |
00185 |
68 |
文選六十卷 (梁)蕭統輯 (唐)李善注 李善與五臣同異一卷 |
宋淳熙八年(1181)池陽郡齋刻本 丁鈞跋 |
國家圖書館 |
01194 |
69 |
曹子建集十卷 (魏)曹植撰 |
明銅活字印本 王士禛跋 |
國家圖書館 |
10562 |
70 |
陶淵明集十卷 (晉)陶潛撰 |
宋刻遞修本 金俊明 孫延題簽 汪駿昌跋 |
國家圖書館 |
01014 |
71 |
陶靖節先生詩四卷補注一卷 (晉)陶潛撰 (宋)湯漢注 |
宋刻本 周春 顧自修 黃丕烈跋 孫延題簽 |
國家圖書館 |
01016 |
72 |
周賀詩集一卷 (唐)周賀撰 |
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 王穉登題簽 何焯跋 |
國家圖書館 |
01063 |
73 |
王摩詰文集十卷 (唐)王維撰 |
北宋末蜀刻本 袁褧題款 顧廣圻跋 |
國家圖書館 |
01021 |
74 |
李太白文集三十卷 (唐)李白撰 |
南宋初蜀刻本(卷十五至二十四配清康熙五十六年繆曰芑雙泉草堂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25 |
75 |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二十五卷 (唐)杜甫撰 (宋)王洙 趙次公等注 年譜一卷 (宋)呂大防 蔡興宗 魯訔撰 |
宋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33 |
76 |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 (唐)白居易撰 |
南宋紹興杭州刻本(卷三十二至三十三配明影宋抄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58 |
77 |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遺文一卷 (唐)韓愈撰 (宋)廖瑩中校正 朱子校昌黎先生集傳一卷 |
宋咸淳廖氏世?堂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44 |
78 |
河東先生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唐)柳宗元撰 (宋)廖瑩中校正 |
宋咸淳廖氏世?堂刻本(卷三至五、十配明影宋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50 |
79 |
唐百家詩選二十卷 (宋)王安石輯 |
宋刻遞修本 存八卷 |
國家圖書館 |
03180 |
80 |
東萊標注三蘇文集五十九卷 (宋)蘇洵 蘇軾 蘇轍撰 (宋)呂祖謙輯 |
宋刻本 存五十一卷 |
國家圖書館 |
01240 |
81 |
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 (宋)范仲淹撰 |
北宋刻本(卷一配抄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79 |
82 |
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 (宋)歐陽修撰 年譜一卷 (宋)胡柯撰 附錄五卷 |
宋慶元二年(1196)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六、三十八至四十四、六十一至六十三、九十五、一百三十四至一百四十三配明抄本) |
國家圖書館 |
01097 |
83 |
元豐類稿五十卷 (宋)曾鞏撰 續附一卷 |
元大德八年(1304)丁思敬刻本 朱錫庚跋 |
國家圖書館 |
01087 |
84 |
唐宋八大家文鈔一百四十四卷 (明)茅坤輯 |
明萬歷七年(1579)茅一桂刻本 |
天津圖書館 |
|
85 |
東坡樂府 (宋)蘇軾撰 |
元延祐七年(1320)葉辰南阜書堂刻本 黃丕烈跋 |
國家圖書館 |
01248 |
86 |
稼軒長短句十二卷 (宋)辛棄疾撰 |
元大德三年(1299)廣信書院刻本 黃丕烈跋 顧廣圻抄補并跋 陶梁 瞿中溶 汪鳴鑾 王鵬運 許玉瑑題款 |
國家圖書館 |
01252 |
87 |
金石錄三十卷 (宋)趙明誠撰 |
宋淳熙龍舒郡齋刻本(有抄補) 張元濟跋 |
國家圖書館 |
00570 |
88 |
元曲選十集一百卷 (明)臧懋循編 論曲一卷 (明)陶宗儀等撰 |
明萬歷刻博古堂印本 |
首都圖書館 |
12084 |
89 |
梅花百詠一卷 (元)韋珪撰 |
元至正刻本 黃丕烈跋并題詩 |
國家圖書館 |
01188 |
90 |
梅花字字香二卷 (元)郭豫亨撰 |
元至大刻本 楊紹和跋 |
國家圖書館 |
01174 |
91 |
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五卷 (元)王德信 關漢卿撰 (明)張深之校正 |
明崇禎刻本 朱沄跋 |
國家圖書館 |
06547 |
92 |
桃花扇傳奇二卷 (清)孔尚任撰 |
清康熙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
93 |
新刻考訂按鑒通俗演義全像三國志傳二十卷 (明)羅本撰 |
明天啟三年(1623)黃正甫刻本 |
國家圖書館 |
06597 |
94 |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七十五卷七十回 (元)施耐庵撰 (清)金人瑞評 |
明崇禎貫華堂刻本 |
清華大學圖書館 |
10998 |
95 |
李卓吾先生批評西游記一百回 (明)吳承恩撰 |
明刻本 |
河南省圖書館 |
09582 |
96 |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八十回 (清)曹霑撰 脂硯齋主人評 |
清抄本 |
國家圖書館 |
17522 |
97 |
文津閣四庫全書七萬九千三百九卷 (清)永瑢 紀昀等纂修 |
清乾隆內府寫本 |
國家圖書館 |
01998 |
98 |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 (清)紀昀等撰 |
清乾隆內府寫文溯閣四庫全書本 存一百三十八卷 |
天津圖書館 |
10347 |
99 |
孟子解二卷 |
清抄本[四庫進呈本] |
西安博物院 |
07394 |
100 |
閩小紀四卷 (清)周亮工撰 |
清乾隆內府抄文津閣四庫全書撤出本 |
天津圖書館 |
04183 |
101 |
明文海[刪余稿]不分卷 (清)黃宗羲輯 |
清乾隆內府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河南省圖書館 |
06472 |
102 |
文瀾閣四庫全書 (清)永瑢 紀昀等纂修 |
清乾隆內府寫本(清光緒、民國補抄二萬七千九十冊)存七萬二千七百八十卷 |
浙江圖書館 |
01999 |
103 |
明史三百三十六卷 (明)張廷玉等撰 |
清乾隆內府寫文源閣四庫全書本 存五卷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
01489 |
104 |
南巡盛典一百二十卷 (明)高晉等纂修 |
清乾隆內府寫文源閣四庫全書本 存三卷 |
國家博物館 |
04306 |
105 |
資治通鑒殘稿 (宋)司馬光撰 |
稿本 任希夷 趙汝述 葛洪 程垓 趙崇龢 柳貫 黃溍 宇文公諒 朱德潤 鄭元祐跋 |
國家圖書館 |
17233 |
來源: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