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最強醫保談判視頻你們是否看了呢?是否覺得我國的醫保局談判團隊太給力了呢,沒想到為了我們老百姓可是分毫必爭呢,在幾個輪回中將價格一路砍下來果然是不容易的,這波節奏讓我們對國家更有信心!
在今年8月20日的媒體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曾介紹,此次納入醫保價格談判范圍的共有128個品種。結果顯示最終談成70個,成功率為54.7%,直觀的證明了價格談判殊為不易。
復盤最強醫保談判
11月13日,價格談判的最后一天,國家醫保局門口依然是嚴陣以待,防止任何可能的消息泄露,安保嚴格程度甚至超過了個別重大事件。在此之前的一天,一封發自日本衛材藥業的內部信在網上流傳。衛材參與價格談判的團隊遺憾的通知公司同事,衛材的肝癌特效藥“樂衛瑪”未能通過談判。衛材方面稱,公司對此次談判做了精心的準備,以“最大折扣、最有誠信、最有誠意的價格”進行談判,但依然沒有成功。
醫保談判組專家、福建省藥械聯合采購中心負責人林崧在11月28日的國家醫保局新聞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談判的方式:“國家醫保局先確定醫保支付的預期價,由企業報價兩次,兩次報價均超出預期價15%的將出局。”
兩次嘗試中,談判組專家會“努力引導企業報出誠意的價格”,如果企業的最終報價在醫保局“超過底價15%”這條線以內的,談判專家會再次出手進行磋商,“確保企業出價不高于此前確定的預期價格”。從這一方案不難看出,達格列凈片能從4.40元到4.36元被砍“靈魂一刀”,前提是4.40元已經在醫保局“超過底價15%”的范圍內,而4.36元極有可能是醫保局對達格列凈片的真實底價。所謂“4太多不好聽”,可能只是談判技巧而已。
復盤最強醫保談判
連1%的利潤都“錙銖必較”,這正是此次價格談判最辛苦的地方。據參與談判的藥企人士表示,談判現場全程錄音錄像,全程實施封閉式管理模式,林崧說,這樣做為的就是對談判底價的絕對保密。因此,11月11日起的三天時間里,外界無從探知醫保價格談判的任何進展。除了諸如杰華生物、衛材等自己主動放消息的企業,大部分談判信息都虛虛實實,最后被一一證偽。
藥物經濟測算組專家、復旦大學教授胡善聯介紹,談判底價是結合了我國人均GDP、消費水平以及國際市場參考價格,并充分評價藥品成本/效果的閾值,進行測算得出的結論,“150個品種21天內進行審查,給出了底價意見,并進行了多輪模擬,保證了底價的合理性”。
對于企業來說,談判底價是絕對可以接受、但極不舒服的一個價格,這正是醫保局價格談判的高明之處。視頻中一來一往的砍價讓大家紛紛感嘆國家為了讓我們老百姓用好藥,都能看得起病真的是很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