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回應漏洞多引爭議,大家多于水滴籌這樣的套路紛紛表示難以接受,明明是做善事的平臺,卻成為牟利的手段,這些所謂的籌款顧問在醫院掃樓,隨意為了自己的業績絲毫沒有盡責,這樣是對公眾負責嗎?而水滴籌的回應是管理漏洞,不知道你們怎么看此事?
水滴籌回應漏洞多
近日,一段臥底“水滴籌”視頻登上微博熱搜,視頻中曝光了“水滴籌”籌款的眾多漏洞。籌款顧問地毯式掃樓,挨個病床問病人困不困難,需不需要籌款幫助。這些“志愿者”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水滴籌”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模板化撰寫求助故事,籌款顧問工作有一套標準固定模板,水滴公司依靠“水滴籌”地推形成的場景和流量來銷售保險,操作失范且消耗了社會愛心。
11月30日下午,水滴籌在其官方微博發聲明稱,水滴籌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由水滴籌總經理牽頭,線下各區域籌款顧問負責人以及其他相關負責人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相關情況排查。
水滴籌回應漏洞多
水滴籌表示——視頻報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后將給以嚴懲。
同時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組織重新回爐學習,再次加強平臺紀律培訓和提升服務規范,培訓通過后方可重新提供服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多捐助者出于對此類公益平臺的信任,愿意伸出援手,但寬松監管必然將在長期損害公眾利益,挑戰自身的商業模式。唯有規范它,才能使得這種新事物不至于消耗愛心,被公眾信任和接受,真正擁有未來,不要讓好心人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