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當地時間11月26日,奧迪已經與勞資委員會達成基本協議,計劃在2025年前裁員9500人,并簡化德國兩家工廠的運營。據悉,此舉能夠為奧迪節省60億歐元,節省的成本將用于加快企業向數字化和電氣化轉型。
轉型電動化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趨勢,而伴隨著車企的轉型,勢必會做出一些調整,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新的機遇與挑戰。
對于此次裁員,奧迪表示,隨著企業的轉型將新增2000個工作崗,以加強其在電動化和數字化方面的技術實力,新增崗位將優先從內部轉化。同時,奧迪表示這將有助于確保奧迪經營銷售回報率實現9%-11%之間的長期目標。裁員計劃是按照人口結構曲線進行的,并將推出提前退休計劃。值得注意的是,奧迪管理層也將進行相同比例的裁減。
另外,根據奧迪與勞資委員會達成的協議,本來裁員后奧迪將把剩余約5萬名德國員工的就業保障延長至2029年底,并將從2021年起完善公司養老金計劃。
不只是奧迪,同為豪華品牌的奔馳和寶馬也在今年宣布裁員計劃。
11月14日,戴姆勒宣布,將削減旗下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部門的員工數量,其中包括在全球范圍內裁減的1100個領導職位,這約占其管理層的10%。卡車業務削減的人工成本也將超過三億歐元,另外固定成本還將壓縮2.5億歐元。裁員目標是在2022年底之前節省10億歐元,以節約成本,實現向自動化和電動化的轉型。
戴姆勒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汽車行業正處于其歷史上最大的轉型之中。”
梅塞德斯-奔馳公司的所有者戴姆勒公司在與工會就計劃達成一致后,透露將裁員3%。他們就削減成本和裁員的一系列措施達成一致,包括擴大兼職退休計劃和在德國提供的離職補償計劃。該公司還削減了10%的全球管理職位。
走在電氣化轉型前端的寶馬同樣有縮減成本的計劃,在今年3月,寶馬決定調整集團組織結構,并推出成本削減計劃,目標是到2022年底,實現超過120億歐元的成本優化。同時,寶馬表示裁員削減成本只是為了提高效率,并消除貿易沖突代帶來的不良影響和電動汽車投資。此外,為了削減成本,寶馬還將淘汰部分傳統車型并縮減研發時間。(綜合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