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孔子學院
編者按為了給全球中文學習者提供優質的語言教學服務,滿足不同國別、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中文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孔子學院總部一直不斷探索,力求為教師和學習者提供適合的教學資源。
多年以來,為了解決“三教”中的教材問題,總部多措并舉,通過總部研發、與相關機構合作編寫主干教材,鼓勵各孔子學院開發適合當地的本土教學資源,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推出系列數字教學資源,有力地支撐了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
標準引領,
建立中文教學資源體系
2008年11月,剛成立不久的土耳其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收到了總部贈送的教學資源,從中文教學到文化體驗,從詩歌小說到有聲掛圖,品種豐富,琳瑯滿目。經過中外方院長和全體教師們集體討論,孔院選擇了《長城漢語》作為主要教材。
《長城漢語》秉持以現代實用、交際溝通為主的原則,邀請著名編劇創作故事大綱,融語言教學于跌宕的故事情節中,課文凝練,語言鮮活,為全球中文學習者提供了一個語言學習的范本,受到了廣泛好評。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套教材不斷根據用戶提出的教學需求推陳出新,陪伴孔子學院以及全球中文學習者共同成長,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熱愛中文的友好使者。
如今,學習中文的學生越來越多,為適應多元化學習需求, 總部陸續研發了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及《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并在大綱和標準的基礎上,推出了適合不同學習者需求的教學資源,逐步建立了從學齡前兒童到大學成人的完整中文教學資源體系。
2014年,總部聯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啟動了《快樂漢語》第二版修訂工作。作為專門面向海外中小學生的系列教材,新版《快樂漢語》在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配套練習方面都作了大量的調整,并在學生用書中新增了中國文化專題頁,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此外,還研發了“快樂漢語APP”,融教材、資源、數據于一體。自上線以來,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2018年,總部支持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推出了面向海內外K-6階段少兒一站式教與學解決方案《七色龍》。
除此之外,總部還開發了《當代中文》《跟我學漢語》《漢語900句》等多種主干教材,以及《中國人的生活故事》《中國蒙學經典故事》和中醫藥文化讀物等系列文化讀物與多種輔助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的推出不僅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掌握中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學習重點,同時還讓學習者了解了中國文化,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動力,進而提高其運用中文的能力。
目前,總部已建立了54個語種的主干教材資源庫,出版6700多冊中文教材、文化讀物和工具書,完成《漢語圖解詞典》《漢語圖解小詞典》《漢語800字》三套工具書80個語種的翻譯出版,有力支撐了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
因地制宜,
開發本土教學資源
由于各國國情、教育體系、教學大綱不同,學生學習習慣、學習需求千差萬別,通用教材無法滿足所有中文學習者的學習需求。總部通過“本土教材項目”支持各國孔子學院因地制宜地編寫適合自己的中文教學資源。
2011年,喀麥隆首屆本土漢語教師畢業典禮在馬魯阿大學隆重舉行,杜迪是首批14名本土教師中的一員。2012年,喀麥隆將中文教學引入中學教育體系,杜迪深深感到身上肩負的不僅僅是喀麥隆中學中文教學的未來,同時也肩負著整個非洲地區中學中文教學的責任。
在喀麥隆,雖然過去幾乎所有中學都使用《跟我學漢語》《快樂漢語》等通用教材,但這些教材并不完全符合喀麥隆當地的實際情況。2013年至2017年,在浙江師范大學、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馬魯阿大學的支持下,杜迪與兩國中文教學界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教材編委會,合作編撰完成了《你好喀麥隆》系列教材。
《你好喀麥隆》是首套非洲本土中文教材,采用中法雙語編寫,共五冊,分別對應喀麥隆公立中學從初三到高三五個年級的中文必修課程。這套教材對喀麥隆中學的中文教學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成為了非洲其他國家中學中文教育的參照標準。
在西班牙萊昂大學孔子學院,中文教師們在認真研究全球中文教學資源及當地語言教材的基礎上,遵循西班牙人學習中文的特點和規律,打造了一套適合以西語為母語的學習者的西班牙本土初級中文教材《漢語之路》。經過四年的籌備、試用及修改完善,教材第一、二冊于2019年正式出版面世。
該教材功能先行,兼顧交際,以任務型教學法為依托,以HSK考試標準為主線,以考教結合的方式達到教學效果的提升。這套教材的出版極大地緩解了西班牙本土中文教材匱乏的窘迫境況,豐富了西班牙及西語國家本土中文教學資源。
在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也在為實現中文教學資源本土化貢獻積極力量。由馬西尼教授與羅馬大學東方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編寫的《意大利人學漢語》是意大利境內使用率最高、范圍最廣、受到好評最多的一部教材。
從歐洲到美洲,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全球的孔子學院根據各國教育體系、教學大綱研發適合當地學習者使用的本土教學資源,為中文教育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 孔子學院總部已支持117個國家的477所孔子學院(課堂)開發了適應當地教學大綱和考試標準的本土教材、教學研究成果3064種。
科技賦能,
建設數字教學資源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傳統書本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學習者碎片化、移動化的學習需求。總部順應這一教學趨勢,根據數字時代中文學習者的學習特點, 推出了集慕課、微課、智能化管理平臺、教學資源庫為一體的數字資源平臺,為不同院校量身定做個性化學習方案,最大限度滿足全球中文學習者隨時隨地進行語言學習的需求。
“國際漢語教材編寫指南”網絡平臺由總部集合海內外近百位專家,引入“分類標定”的研究方法,依托大數據和數字處理技術打造而成。指南平臺參照國際中文教育最新科研成果,以通用課程大綱、HSK大綱為標準,打造了教案編寫、教學資源制作、試卷生成、教學管理等一系列智能化工具,為一線教師提供便捷服務。
指南平臺現有注冊用戶17.2萬人,各類教學資源編寫成果7萬余件,為數字媒體時代的全球中文教與學提供了創新應用空間。
專門為少兒學習者開發的中文教學資源——Cool Panda利用數字智能信息系統,打造集多媒體教學資源、評估測試和教學服務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其配套資源包括了慕課、微課等不同形態,動漫、歌曲、舞蹈等各種內容,AR、VR等多種技術表現手段,以新形態教學資源取代傳統教材,既可用于自學,又可輔助課堂教學,寓教于樂,深受廣大師生喜愛。
《歡樂中國節》采用AR、VR等科技手段展示中國傳統節慶文化。戴上全景廣角VR眼鏡,或用手機掃描畫冊、卡片就能獲得豐富的視覺體驗和互動體驗,以新穎的方式讓使用者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節慶文化的內涵。
目前,網絡孔子學院平臺開發、匯聚了慕課116門4400多節,微課11個欄目800多節,初步形成了中文學習課程、中國文化與當代國情課程、教師發展課程三大類課程體系。
未來,孔子學院總部將不斷努力為全球中文學習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各國的教學工作者提供充分支持,幫助世界各國的中文學習者更好地學習中文、了解中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