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火車票已經經歷了四代
誰還能記得它們的模樣
第一代:紙板火車票
這是25mm×57mm的“紙板票”,這種車票使用的時間最長,堪稱“爺爺輩兒”。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至上世紀90年代結束。
第二代:軟紙火車票
1997年,“紙板票”被“軟紙票”取代,淡粉色鋪底的車票上印有一維碼。使用這種車票后,售票時間也由過去的手工售票最快的每張96秒縮短至3至5秒。
2009年12月10日起,軟紙車票的一維條碼改為使用二維條碼防偽車票系統。這是一次信息升級:車次、價格、售出地、購票類型等信息,都能加密成二維碼打印在車票的票面上。
第三代:磁介質火車票
2007年7月1日,推出磁介質車票,它利用磁介質記錄票面信息,可在自助檢票機上使用。
據報道,車站使用的全自助驗票機(俗稱“刷臉機”)配合驗磁質火車票,最快10秒就能通過,是人工驗票的10倍!
第四代:無紙化火車票—身份證
越來越多的東西
正一步步被電子版所取代
或者已經被取代!
這都是順應時代的變化,
咱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方便!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