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82年生的金智英》,幾乎每一個韓國女性,甚至是東亞女性,都可以找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類似情節:
從出生起,一切都是以弟弟為優先的,如果有兩把傘,一定是弟弟自己撐一把,姐姐和金智英合撐一把;在學校里,學號從男生開始排起,被男生欺負時,老師辯稱「他是因為喜歡你才這樣」;初中時,女生們聯手抓到了一個暴露狂,反而被學校以「不知羞恥」記大過;進入職場后,工作強度大的崗位公司更傾向于考慮男性職工,懷孕后挺著大肚子坐地鐵沒有人讓座;生育后,難得在天氣好的日子里帶著孩子去公園散步,喝著咖啡的金智英聽見路過的男職員說,「我也好想用老公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閑晃......媽蟲還真好命......」
文|荊欣雨
編輯|金匝
1.76和9.46
從沒有一本書,像《82年生的金智英》一樣,在韓國社會引發這樣的撕裂。
這是一本才100多頁的薄薄小書,原本少有人關注,首印不到1萬冊,但短短兩年后,它賣出了100萬冊,成為韓國的現象級書目,作者趙南柱因此獲得2017年韓國書店聯合會授予的「年度作家」。
以這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首日就超過了《沉睡魔咒2》和《小丑》,成為當日的票房冠軍,但韓國電影打分網站NAVER上,女性觀看后給出的平均分數是9.46,男性則是1.76,他們覺得電影是「一群被害妄想癥的狂歡,建議送她們去心理治療室」。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圖源豆瓣電影
這本書不乏認可。前韓國正義黨議員盧會燦在推特上推薦了它,「我堅信,讀這本書的人越多,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人性化。」共同民主黨議員琴泰燮購買了300本送給全體議員,包括文在寅總統。
但同時它也不乏反對,女演員徐智慧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傳了一張帶有這本書的圖片,評論里充斥著對她竟然是女權主義者的失望,以及以女權主義者的形象賺錢的批評;女團Red Velvet成員Irene,在粉絲見面會中回答提問表示最近讀了這本書后,幾名男性粉絲隨后上傳了剪毀她照片的圖片。
翻開《82年生的金智英》,幾乎每一個韓國女性,甚至是東亞女性,都可以找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類似情節:從出生起,一切都是以弟弟為優先的,如果有兩把傘,一定是弟弟自己撐一把,姐姐和金智英合撐一把;在學校里,學號從男生開始排起,被男生欺負時,老師辯稱「他是因為喜歡你才這樣」;初中時,女生們聯手抓到了一個暴露狂,反而被學校以「不知羞恥」記大過;進入職場后,工作強度大的崗位公司更傾向于考慮男性職工,懷孕后挺著大肚子坐地鐵沒有人讓座;生育后,難得在天氣好的日子里帶著孩子去公園散步,喝著咖啡的金智英聽見路過的男職員說,「我也好想用老公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閑晃......媽蟲還真好命......」
也正是這些再普通不過的情節,被部分韓國男性冠以「女性主義」的色彩:只要讀《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性,就會被認證成為「女權主義者」,惡意的批評就會緊隨而至。盡管現實生活中,大量的男性政治人士、作家和藝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表示自己讀了這本書,但責難似乎只集中在年輕的女性身上。
作者趙南柱也看到了這種虛構和現實的呼應,她對《人物》說,「女性發出越多自己的聲音,就會招致越激烈的反對,但我認為這個巨大的(女性主義)潮流是不會改變的。」
韓國作家趙南柱 圖源minumsa
只因為她是女生
1978年出生的趙南柱,親身經歷了這樣激烈的反對。
她記得2015年韓國發生了許多事:網絡節目《和Ongdalsem一起做夢的Radio》里,幾名主創在節目中發表了一系列「女人太笨,所以斗不過男人」等貶低女性的言論,他們在公開道歉后沒有丟掉工作;而另一個專欄作家金泰勛,則留下了「與ISIS相比,無腦的女權主義更危險」的言論。
這些事件背后,正是韓國20多歲的男性群體構成的「厭女」主力大軍。亞洲金融危機的余波中,大批韓國職場男性面臨就業率慘淡、失業率上升的現實,2001年,憲法法院正式撤銷了自1961年起實施的對退役男性在公務員考試、企業面試等考試中給予5%的加分。生活在高壓下的男性,將此歸責到推動加分制度撤銷的女權主義者的身上,厭女情緒就此在韓國流行開來。
如今,在軍隊經歷過惡劣的服役環境后,不能憑一己之力在社會上獲得體面工作和地位的男性,已經習慣于將這種不幸歸結于「女性過得太好了」或者「女權主義者要求得太多了」。他們發起反女權運動,發明各種詞匯來物化女性,例如「大醬婊」指代熱愛奢侈品的女性,「泡菜婊」指代虛榮的女性。
趙南柱在《82年生的金智英》里提到的「媽蟲」,一開始是用來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再后來,是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里帶孩子的全職媽媽。這些都是韓國近幾年的一種常見敘事框架:男性辛辛苦苦服兵役,養家掙錢,女性樂享其成卻還要爭取女權。
2016年,厭女情緒從網絡空間走到了現實:一名20多歲女性在首爾江南站10號出口的衛生間被殺害,兇手事后坦白「只因為她是女生」,隨即引發女性的大規模抗議。
去年,Metoo運動在韓國達到高潮,女性受害者站出來指控男性加害者,著名導演金基德和政壇明星安熙正也在被指控之列,韓國女性聲援偷拍受害者時高舉「別害怕,姐姐來了」,8月,近6萬名女性走上街頭抗議公共場合無處不在的偷拍,她們高舉「我的生活不是你的色情片」的標語。
《82年生的金智英》所引發的巨大反響,和這些一道,都是近幾年韓國女性對于厭女情緒的抗爭。
韓劇《就算敏感點也無妨》圖源網絡
女性的人生
趙南柱之前的人生經歷很簡單:家中3個孩子的老幺,大學在梨花女子大學修讀社會學,在《Live今日早晨》等時事教養節目做了10年的PD,分娩前10天,她還在寫節目企劃案。
工作的最后一天,沒特意和同事打招呼也沒吃告別宴,大家對她說,健康地生下孩子再回來上班。回到家里,她打掃房子、整理冰箱、清洗嬰兒用品等等,為生產做準備。
女兒出生了,不規則的上下班時間和雇傭保姆的費用成了巨大的障礙,回到職場的時間推遲再推遲,一直以來,趙南柱的「將來希望」里都沒有主婦這一項,但某一瞬間她就變成了主婦。
在每隔2個小時就要給女兒喂奶的日子里,為了不放棄自己的表達欲,她會在休息的間隙對著電腦敲擊鍵盤,這是她進行寫作的開端。在那之前,她沒有過任何關于寫作的訓練,只是自認為閱讀還算豐富,「很多時候會發現怎么連覺都沒睡......但我想證明自己是一個能寫、能說、有想法的人。」
孩子滿兩歲了,送去了幼兒園,她擁有了不受打擾的半天時間。她用了兩年時間描述了一個貧窮、智力低下聽不到別人聲音的孩子,以《傾聽》為題,獲得了第17屆文學村小說獎。4年后,她以夢想成為體操選手的36歲無業游民為主角的小說《為了高馬那智》,獲得了銀杏樹出版社主辦的黃山伐青年文學獎。
在《人物》的采訪中,趙南柱說寫作之前,她試著收起自己的想法,「過著只使用擬聲詞、擬態詞的生活,有種生活完全崩塌了的感覺。」是堅持寫作讓她熬過了那段時間。從結果來看,那時候寫的文字可以出版成書很幸運,即使沒能出版,寫作對那時的她來說也是必要的。
心中的女性主義覺醒后,趙南柱認為新小說應該更像一部普通人物的傳記(后來,也有不少媒體將之稱為30多歲女性生活的報告書)。談到女性歧視,法律和制度在改善,韓國早在1999年就制定了禁止性別歧視的相關法案,她想寫的是殘留在日常生活中的性別歧視慣俗。
在她的設想中,主人公在青少年時期經歷過亞洲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企業破產和公司裁員潮,又在2012年「無償保育」政策(政府對在家育兒的家庭發放補貼)開始時經歷生育和育兒,因此有了「82年生」。「智英」是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最受歡迎的女孩的名字,再冠以最常見的姓氏「金」,就有了「金智英」。
趙南柱花了很多時間準備統計數據,以及看新聞報道等基礎資料,來設定金智英和周邊人物,她對「韓國94年出生的男嬰是女嬰的兩倍」感到驚訝,也被「媽蟲」一詞深深刺痛。她利用女兒上午去學校的時間寫作,下午則陪女兒吃零食和寫作業,送她去興趣班,直到女兒晚上入睡后,她可以再寫一會。她為時間總是這么碎片化感到遺憾。3個月后,她完成了《82年生的金智英》。
有一段時間,她被精神上的疲憊折磨,覺得自己的性格也變得扭曲。看著女兒,她會忍不住想:如果有一個精神狀態更健康的媽媽帶著孩子該有多好啊。在韓媒的采訪中,趙南柱說,「最后好像也沒能克服(精神上的疲憊)呢,不是說戰勝了,而是痛苦的狀態就那樣過去了」。
趙南柱在書里把韓國女性的生活沒有歪曲、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在寫作過程中,趙南柱逐漸發現,她的人生竟和金智英也有諸多類似。無數個曾遇到的普通的不值一提的問題塑造了金智英的人生,也是「女性的人生」。
韓劇《請回答1988》圖源網絡
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梨花女子大學的研究生曾詩雅,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的第8天走進了電影院,她所在的120座的大型影廳里,除了前兩排,其余的位子基本坐滿了。她記得,孔劉出場的時候,有女生小聲驚嘆他的帥氣,電影中偶爾的一兩句玩笑話還能引發觀眾輕松的笑聲,但不知哪一刻開始,影院里只剩下抽著鼻子的聲音。
影片擴展了小說未提及的細節。電影中,作為女兒的金智英抱著自己的母親,哭著拒絕她幫忙帶孩子的決定。這符合趙南柱在采訪里曾表示,生育后,她茫然地盼望著有一天能回到工作崗位,她可以尋求娘家和婆家的幫助,但是她不忍心剝奪上一輩女性的權利。最終她明白了:除了自己的房子,我沒有其他可以待的地方了。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劇照圖源豆瓣電影
鏡頭也美化了小說的殘忍。在原作的結尾,作為「我」的精神科醫生,貌似理解了金智英,想到有數學天分的妻子,如今只能在家里靠解兒子的小學數學題尋找樂趣,「我」感到自責。但這時,經歷過幾次小產危機的咨詢師「李秀蓮」走進來,希望辭職養胎,「我」暗自下定決心下次要找個單身未婚的才行——自省到此為止。
電影里,這樣的不平等循環終被打破。金智英的丈夫鄭代賢在目睹了妻子的「病癥」后,會流下心疼的淚水,苦惱自己是否該休育兒假,來減輕妻子的負擔。影片最后是圓滿美好的結局:當鏡頭再次切換到開篇金智英站在陽臺的場景時,她的眼里不再流露出失神和麻木,而是平靜地看著遠處從樓宇間漏下的陽光。幾幀歲月流轉的畫面后,金智英最終成為職場女性,追逐夢想;鄭代賢則作為奶爸,接送孩子、照顧家庭。一家人手牽著手,走入灑滿陽光的街道。
現實是會像小說里的無解循環,還是充滿希望?在《82年生的金智英》出版之前,趙南柱曾多次跟先生表達過育兒的辛苦、因失去經濟收入而來的不安和抑郁,但先生似乎沒有特別深刻的體會。小說出版后,「先生才準確地理解了我的情況。他讀完小說之后對家務和育兒的態度完全不一樣了。」
趙南柱覺得,現在韓國社會的女性正在經歷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通過簽名、抗議、走上街頭,爭取來相應的結果。去年5月,1.2萬名來自韓國各地的女性聚集到首爾惠化站2號出口,身穿紅色衣服的她們高喊「韓國公民不只有男性,還有女性」,以此表達對政府在調查同一類偷拍犯罪時,受害者是男性的破案速度遠高于女性的不滿;有性別偏見的媒體內容和發言正在減少,以女性為中心的敘事在大眾文化和文學中的比重逐漸增加;加強對性暴力犯罪處罰的法律修訂案誕生,部分被指出是Metoo加害者的人受到了處罰。
有女性發起「No Bra」(不穿胸衣)運動,許多年輕女性丟棄或毀壞化妝品、素顏、不穿胸衣外出;去年4月,韓國憲法法院判定「墮胎罪」不符合憲法,懷孕初期禁止墮胎,是對孕婦自主決定權的過分侵害;韓國女星具荷拉因與男友發生沖突,被威脅公開性愛視頻,梨花女子大學女生舉起寫有,「別害怕,姐姐來了」的示威牌,舉著燈光,一起唱著《彗星》,表達對具荷拉的聲援,「只要你在我身邊,這夜晚,我就不會感到害怕。」
「如果說在這之前社會充斥著失敗意識和譏諷的話,現在我們正切身經歷著發出多少聲音,世界就可以改變多少(的階段)。我認為這些體驗和信念是不會輕易被動搖的,」趙南柱說。
她還出版了新書《她的名字是》,在傾聽了六十幾位女性的故事后,她寫了27篇短篇小說,以和書寫金智英相類似的手法,更多樣地展示了韓國當代女子生存現狀。在這本書中,不少人物的結局更有希望:勇于站出來指控上司性侵的普通職員決心抗爭到底,30歲了依然會在噴上清新的香水時感到怦然心動的單身女孩,為了子孫后代抗議薩德的老奶奶,婚禮上終于穿上了自己喜歡而不是婆婆選定的婚紗的新娘......
趙南柱的女兒今年11歲了,在《人物》的采訪中,她形容女兒「善良、坦率、正直,擁有很多她想擁有的品質。」對于女兒會成長為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苦惱、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她既擔心又期待。
在小說的扉頁,她寫道: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2018年韓國女性參加MeToo大游行 圖源視覺中國
(曾詩雅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