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初期,不少英雄人物都陸續涌現出來,他們為保衛國家做出了諸多貢獻,流血,犧牲在那個時代來說,就是一次次的家常便飯,不少人的心已經麻木,不再能感覺到疼痛是什么滋味。這些被稱為英雄的人們為了正義,為了建立理想國家而勇于戰斗。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后,上級領導人對這些逝去的英雄人物都做了追封,也為那些戰爭中幸存的士兵乃至將領封了軍銜。這些對他們來說,是一生的榮譽,是對他們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不少人都想得到晉封,也都想擁有這些榮譽,甚至對此更是格外的重視。
但卻有一個人,他對這些榮譽好像不是特別的在意,在晉封上將軍銜后不到三年,他便向上級提出了辭職,而這個人就是開國上將中的朱良才。朱良才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他不僅在自家的村子里當過小學教員,而且還在紅四軍中擔任過不少重要的職位。他立下無數戰功,建國后被授予上將軍銜,不久后為何執意選擇辭職?
大圖模式
他先后參加過湖南起義,長征,西征等等大大小小的戰役,而在這些戰役中他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在西征的戰役中,因為對方的實力太強,因此我軍傷亡慘重,不少戰士都英勇犧牲,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的幸存人員,而這些人中就有朱良才。
大圖模式
朱良才是幸存的人員,但也因此落下了一身的疾病,在戰爭年代,為了繼續進軍不耽誤作戰計劃,戰士們都是傷還沒好,就加入了戰斗,就這樣,周而復始,舊傷未好,又添新傷,弄得滿身都是傷痕。朱良才也不例外,他身為這些軍隊中的領導人物,更要以身作則,因此他身上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傷口。
不過朱良才對這些事情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戰爭的勝利,在黃洋界保衛戰中,他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領著軍隊插竹簽,挖陷阱,搬石頭等等,拼命守住了我軍的主要軍事基地,也使得這場本來難打的戰役變得容易且有趣,因此這場重要的戰役也取得了勝利。
對于他的種種貢獻,上級領導對他稱贊有加,因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對他以及其他的戰士英雄都進行了“封賞”,朱良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不過沒有三年,他便執意選擇辭職,放棄這何等高的榮譽,不少人都難以理解他得想法和做法,都勸他留下,誰知他的信念很堅定,沒有人可以說服,那么,為何他一生戰功赫赫,好不容易享受到了這么高的榮譽,卻又選擇退出呢?
原因與其他無關,是身體已經到了嚴重負荷的狀態,他實在在戰爭中留下的大大小小的傷,經常發作疼痛,身體也極度虛弱,為了不影響工作,也為了給年輕人讓位,他主動離職并且褪去一生榮譽,而他也成為了開國上將中第一位辭職的將軍。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