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納斯達克上市P2P平臺點牛金融(NASDAQ:DNJR)周三早盤大跌29.06%報0.723美元,市值10.60萬美元。自今年5月點牛金融發生兌付困難以來,一些出借人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經偵支隊報案。據悉,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經偵支隊已決定立案,點牛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這也是第一家被立案的美股上市P2P平臺。
在很多投資人的認知中上市的公司必定是各方面都有保障的公司,然而這則新聞就給了P2P理財人群一記當頭棒喝。國內知名投資專家學者宋畢謙教授告訴記者,P2P平臺的虛擬性風險以及不完善的風控系統都是其平臺本身固有的缺陷,國家現在的政策監管也只是盡可能的將風險降低。
現在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為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各行業都在進行結構性調整其中也包含金融行業,互聯網化的脫實向虛階段已然不能良性走下去,金融終要回歸到服務實體經濟上來,而且國家已經在政策上有了具體的導向。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政策國家對于外貿行業就有了明顯的政策性側重,直到2019年1月正式出臺實施《新電子商務法》,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7月10日國務院會議確定了進一步穩定發展外貿的相關措施,截止七月底貿易順差1.55萬億元,擴大47.4%。
回歸實體是本心
在P2P行業洗牌期,以及金融回歸實體經濟的大勢下,三益(鄭州)貿易有限公司在解決P2P痛點的基礎上,成立了全民外貿。在降低外貿準入門檻同時,讓中國人為外國人代購中國商品,賺取售額利差。
該公司擁有海外自有產權倉庫,自建物流配送體系,與日本政府合作線下實體商超而且有多年的外貿運營經驗、以及與全球數十個國家的國際戰略合作計劃。用戶下單代購的商品均是平臺經過數據核對的境外商城產生的實際銷售訂單數據,然后平臺發布對應數量的出口商品,用戶即可參與“代購”。
這種出口代購模式能夠讓國人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賺取外國人的錢,有利于復興中國經濟,促進中國國內市場內需經濟循環發展,為實現中國經濟新常態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