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人都知道,隨著高鐵的不斷開通,高鐵對民航產生深遠影響,這是今天討論的話題。在此之前,先回顧一下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
一、中國鐵路提速和高鐵的故事
鐵路運輸是交通運輸重要組成部分,這點毋庸置疑。過去鐵路運輸以其價格便宜,航空運輸以快捷服務,各有優勢。然而隨著中國鐵路運輸自1997年4月1日第一次大面積提速,開通了最高時速140千米,平均時速90千米的列車。之后在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大面積提速,又在2000年10月21日、2001年11月21日、2004年4月18日、2007年4月先后四次提速,主要干線時速達到200千米以上。然而仍然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于是高速鐵路出現了。
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水平的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2009年12月26日,時速350公里的武廣高鐵開通運營。
2010年2月6日,鄭西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2011年6月30日,京滬高鐵通車。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鐵正式通車運營。
截至2012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總里程達9356公里。2014年,高速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6萬公里。2018年底,高鐵里程達到2.9萬公路,居世界第一。
隨著高鐵在中國大地上攻城略地,不斷開通新的線路,對中國民航的影響也逐漸擴大。
二、民航的發展速度
中國民航一直保持高速發展,這與中國經濟強勁動力是分不開的。2007-2017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增長了196.49%。
中國民航的發展速度,讓世人矚目,但是中國鐵路的發展也不可小覷。根據交通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航空的發展速率一直在鐵路、公路、水路四種交通方式中,排在第一。
從上圖可以看出,自2014年后,公路運輸量一直下降,而水路在交通中占比非常小,可以忽略。鐵路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搶走了公路的客人,并沒有給航空構成實質性威脅。
三、部分主要航線的增長情況
雖然從全局上,高鐵沒有威脅到航空運輸的地位。但是一些中短程線路,還是對民航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鄭州西安這樣的航線,已經停航。那么高鐵的影響到底多大呢?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7年,京廣、京深兩條航線增長非常迅速,而京滬航線一度下跌,最后雖然略有增長,但是增幅非常小,只有4.2%,而京廣是55.91%,京深是45.72%。可見,京滬高鐵對京滬航線的影響很大,導致京滬航線7年幾乎沒有增長。遠遠低于經濟發展和其他幾條航線的增長情況。
那么,高鐵對其他航線的影響情況如何。由于工作量的關系,我們只統計了36條航線,其距離從760公里的北京—沈陽到3400公里的北京—三亞,增長率與航線距離存在一定關聯性。
從上圖可以看出,航線距離短的,增長率較低,甚至出現負增長。而增長量高的,距離較長。從這個簡單的圖里,可以發現高鐵只的1300公里以下距離產生明顯影響。對于距離長的線路,民航體現了優勢。
四、結論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發現,中國民航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雖然高鐵的開通,在某些航線上對民航產生了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局部的,沒有影響到全局。而且,這些影響,也與經濟發展,交通便利程度有一定關系。
航空公司應當正視高鐵的發展,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在短航線上,適當回避,減少航班量。在1500公里以上的航線上,提升民航的優勢。在高鐵發展不便利的地區,增加航班量,鞏固優勢。同時要降低成本,提高正點率,提升服務水平,增加服務模式,積極應對高鐵帶來的競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