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派記者 文聰 通訊員 袁小燕
從本月開始,乘坐東莞地鐵的市民會發現,在2號線沿途站臺和車廂內的電子顯示屏上,8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息被以視頻形式滾動播出。據市中級人民法院4日透露,這是東莞法院首次在地鐵公布“老賴”信息。除此之外,法院還祭出了多種手段,“老賴”們正面臨四大窘境。
窘境一:融資貸款受到限制
據介紹,東莞法院定期組織案件排查,對有財產拒不履行、拒不履行和解協議、有規避抗拒行為的長期未結案件,全部及時錄入失信名單,將失信名單作為常規執行手段之一,使失信被執行人在聲譽信用上受到強大威懾打擊。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納入最高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公開平臺的東莞‘老賴’有31073人次。”法院稱,已積極與東莞市統一信用平臺“信用東莞網”對接,定期向全市平臺推送法院失信被執行企業名單信息,與市發改委、人民銀行、工商局、規劃局等各相關單位共享失信信息,使失信企業在項目申報、融資貸款、規劃審批、企業信息變更等方面受到限制。
窘境二:“老賴”無處可藏
讓“老賴”們無處可藏,這是法院的一大利器。據了解,東莞法院定期組織兩級法院針對典型失信被執行人進行集中曝光和發布限制高消費令,聯合廣播、電視、報紙、網站、戶外LED屏進行媒體曝光,動用微信、微博、法院官網進行自主曝光。
法院大力懲戒失信被執行人
曝光的內容有哪些呢?法院稱,包括失信被執行人的姓名、照片、欠債金額、失信情形等信息,配合以“老賴排行榜”、典型案例等配套宣傳報道,并針對曝光后仍不履行的失信被執行人,采取出擊執行、集中執行、指定管理人等跟進打擊手段,進一步擴大曝光和打擊效果。
據統計,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全市法院公開曝光失信被執行人6012人次;對老賴限制高消費、禁止乘坐飛機、高鐵、限制行政審批、限制出境、限制貸款94298人次。
窘境三:嚴重失信追究刑責
東莞法院聯合公安、檢察機關下發了相關指導意見,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失信被執行人予以追究刑事責任。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法院移送追究拒執犯罪、非法處置法院查封財產犯罪合計25宗。全市形成持續對失信被執行人采取強制措施的高壓態勢,依法嚴厲打擊拒執犯罪,執行威懾效應增強,倒逼被執行人主動清償債務。
窘境四:再次加大稅務懲戒
目前,東莞法院會定期把失信被執行人的名單及其財產的查封、拍賣情況報送稅務機關。對于欠稅失信被執行人的全部或主要財產已被人民法院查封,無其他財產可強制執行或其他財產不足清償欠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依據生效的稅務文書,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執行財產分配。
此外,法院還與稅務機關建立了不動產評估價格詢價機制。法院對涉案不動產進行拍賣、處置前,可函告稅務機關提供不動產的系統評估價格以及產權轉移涉及的稅費政策。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東莞法院共向稅務機關詢價450余次,協助稅務部門追繳稅款約400余萬元。與稅務機建立聯動機制以來,法院執行質效明顯提高,稅務機關的稅款追繳工作成效顯著,對失信被執行人的稅務懲戒進一步加大。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田恩祥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