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美國圣地亞哥的AI公司Kneron稱,他們用一個特質的3D面具成功欺騙了包括支付寶和微信在內的諸多人臉識別支付系統,完成了購物支付程序,甚至還表示用同樣的方式進入了中國的火車站。
該公司CEO劉峻誠表示,這表明面部識別技術并未達到安全標準,這將對用戶隱私帶來威脅。
據看看新聞12月17日報道,微信、支付寶最新回應稱,如果出現刷臉支付導致盜刷可申請全額賠付。微信方面表示,目前已采用了多項技術,可以有效抵御視頻、紙片、面具等攻擊。支付寶團隊稱,此前試圖聯系這家企業(宣稱3D面具可破解人臉支付的美國公司)獲取詳細信息,但是對方將該新聞及視頻下架,沒有提供更多信息。
Kneron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設計及開發軟硬件整合的終端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廠商。基于這家初創公司的規模及產品,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試驗”可能是一次市場公關行為。
來源:財富雜志
但此前,關于刷臉支付被破解,也有一些相關事件爆出。今年10月,嘉興一所小學的科學小隊爆料稱:一張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取出小區里豐巢智能柜里父母的貨件。之后,豐巢緊急下線“刷臉取件”,并在官微給回應稱這是小范圍測試的試運營beta版本。
當然豐巢使用的是2D人臉識別技術,而支付寶等支付軟件使用的都是3D人臉識別技術,但這也足以引起用戶的警覺。畢竟,繼指紋識別之后,面部識別正逐漸成為主流的安全解鎖技術,對人們購物、出行等生活場景影響深遠。作為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兩款支付軟件,微信和支付寶不是第一次面對用戶隱私安全的質疑。
今年9月,面對軟件ZAO引發的AI換臉風波,支付寶官方就曾正式回應,目前換臉軟件很多,但都無法突破刷臉支付。據支付寶官方介紹,刷臉支付采用的是3D臉識別技術,在進行人臉識別前會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測,來判斷采集到的人臉信息是否是照片、視頻或者軟件模擬生成的,如果檢測到并不是真人刷臉支付是無法成功進行交易的,能有效避免各種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
微信方面也曾公開表示,微信刷臉支付使用安全等級最高的3D活體檢測技術,綜合使用3D、紅外、RGB等多模態信息,可以有效抵御視頻、紙片、面具等的攻擊。
但有專家表示,以目前的技術基于活體識別的人臉識別,確實會有一定的概率會被通過高清照片3D建模后的高精度面具破解,最好的辦法還是保護好個人生物信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