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操場埋尸案”一點點的展開,人們除了表達對鄧老師的不舍和敬佩外,涉黑涉惡嫌犯杜少平的信息也逐漸被深挖,越來越多的細節披露出來了。據某內衣廠的前職工講述杜少平曾在他們內衣廠擔任過廠長職務,后來辭職不干了,就自己開了家五金店,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沒能干下去。再然后杜少平放過高利貸,嘗試過各種生意,直到事發還在經營一家據說客流量很大的KTV。當然,這只是其在“事業”上的一些經歷,在婚姻上杜少平也沒閑著,據給杜少平送過禮金的發小說杜少平先后共有4任老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沒能在一起過太久。
通過這些經歷基本上可以得出一點信息,那就是杜少平很有錢,不差錢。按照正常情況,在杜少平生活的小城鎮幾乎和農村差不多,要知道農民想要攢點本,搞點養殖或者是包點地,種點東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可能很多村里的農民和鎮上的居民拿出來10萬都有很大難度,可杜少平好像做生意特別的不缺錢,只要想做就有錢做。其實推而廣之,和杜少平類似的村霸,鄉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本身家可能是農村的,并沒什么積蓄,也沒什么財產,但是這樣的黑惡勢力往往從不缺錢,為什么會這樣呢?
1、通過看似合法的方式獲得工程款
鄧老師之所以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鄧老師拒絕在驗收單上簽字,這就導致了杜少平的事情早晚可能要被人知道。其實農村的諸多工程一直都被村霸當做致富的“捷徑”,所以從不放過。尤其是這幾年農村在大規模的搞建設,很多地方都允許把工程報給農村的一些民間建筑隊,甚至是農民個人。由于農民熟悉當地風俗習慣,所以溝通起來會更有效率,這樣看似既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又有利于工程的施工,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因為普通的農民根本不太可能接到有錢可賺的工程。在有些村子,別說是工程了,就連石子,沙子,水泥這些工程的材料都不是誰都能拉的,要村霸點頭才有人敢買。
2、利用各種關系牟利
接村里的工程雖然掙錢,但也不是每個村里都有工程可接,那村霸為什么還是同村比較有錢的那類人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村霸能利用村里的關系牟利。就拿包地來說吧,前幾年的時候,為了鼓勵農民種地,讓農民種地有動力,國家給了豐厚的補貼,于是就有村霸利用其威勢,稍微給點錢就把村里農民的地給“合法”流轉了,然后來套取巨額的補貼,通過這種方式牟利的村霸不在少數。除此之外還有村霸利用和村干部的關系,對村里的扶貧補貼及其他的各種款項下手,并且最終從中抽取利益。老話說人無外財不富,村霸正是有了這些外財,所以才會不缺錢。
3、充當農村的“土皇帝”,攫取利益
農村不少人到現在還有些殘存的老思想,想在村里稱霸,個別的村霸甚至在村里敢以“土皇帝”自居,攫取利益。比方說有的村子交通不便,村霸就發現商機,買車干起了貨運,等到公交公司想給村里通城鄉公交的時候,村霸就會各種阻擾,并企圖控制農村的客運,從中獲利。類似這樣的事情在很多村子都有,村霸不差錢就是因為攫取到了足夠的利益。
以上就是黑惡勢力為啥總不缺錢的3個原因了,總的來說這些黑惡勢力不是不缺錢,而是動用非法手段把農民的利益給搶占了,所以國家才會下定決心,掃黑除惡,一掃到底,把這些本屬于農民的利益歸還給農民。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