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因引擎故障,一架波音777飛機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緊急降落。
資料圖:波音777300ER飛機經濟艙 新華社供圖
報道稱,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發現客機的一個引擎出現漏油現象,不得不立即迫降。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這架從多米尼加蓬塔卡納起飛的飛機已經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安全著陸。”
據俄羅斯應急服務部門的一位代表稱,客機的一個引擎機油壓力傳感器在起飛不久后停止工作。據初步報告,機上載有488人。
關于波音777
公開資料顯示,波音777是一款由美國波音公司制造的中遠程雙引擎寬體客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雙引擎寬體客機,三級艙布置的載客量由283人至368人,航程由5千海里至9千海里(9千公里至17千公里)。
波音777采用圓形機身設計,起落架共有14個輪胎,是美國波音公司研制的雙發中遠程寬體客機。波音777在規格上介于波音767-300和波音747-400之間。1990年10月29日正式啟動研制計劃,1994年6月12日第1架波音777首次試飛,1995年4月19日獲得歐洲聯合適航證和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1995年5月30日獲準180分鐘雙發延程飛行,1995年5月17日首架交付用戶美國聯合航空。波音777在大小和航程上介于B767-300和B747-400之間,具有座艙布局靈活、航程范圍大和不同型號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的特點。
2017年1月19日,宜昌航空產業投資公司與以色列宇航工業公司(以下簡稱IAI公司)在武漢簽署協議,合作開展波音777飛機客機改貨機研發。全球首個波音777客改貨項目落戶宜昌。
延伸閱讀
最近一年,波音安全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美國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CEO)丹尼斯·米倫伯格29日首次接受國會參議院涉及737 MAX客機事件的質詢,承認企業在兩起致命空難中負有責任。
拷問!
參議員措辭激烈毫不留情
聽證會由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招集,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措辭激烈,毫不留情。民主黨籍參議員理查德·布盧門撒爾把失事的737 MAX型客機比作“飛行棺材”,指認波音向飛行員隱瞞飛行控制系統隱患,讓飛行員和乘客“沒有選擇的機會”。參議員塔米·達克沃思說,波音沒有告知飛行員737 MAX與其他機型的飛行控制系統差異,讓飛行員“枉死”。
參議員喬恩·特斯特直言,他稱不會乘坐737 MAX型客機。“我會走開,決不(乘坐)。”他說,“你們(波音)不應該偷工減料,我了解到的就是這樣。”
共和黨籍參議員羅恩·約翰遜質問米倫伯格,波音知道控制系統問題,為什么在獅航空難后不立即停飛737 MAX客機,任由第二次空難發生。
這是波音管理層在獅航空難發生一周年后首次在美國國會現身。今年6月,米倫伯格曾拒絕赴國會作證。
多名舉著遇難者照片的親屬當天也來到聽證會現場,米倫伯格向他們致歉,但美國參議員塔米·達克沃思對米倫伯格說:“你的陳述半真半假,你沒有說出全部事實,這讓在場的遇難者家人受到傷害。”現場一張遇難者照片上寫著:“別讓MAX飛,會死人的”。
推脫!
未公開全部真相一再掩蓋
“我們不停地問這一(是否停飛)問題,”米倫伯格回答,“如果我們那時就了解現在所知道的一切,我們會作出不同的決定。”他向遇難者家屬道歉,承認犯下錯誤。“外界對波音及其氛圍有諸多指摘,我們理解,理應接受審視。”
回答參議員質詢時,米倫伯格涉及飛行控制系統的解釋多次遭打斷。參議員達克沃思認為,波音始終沒有公開全部真相、一再掩蓋的做法讓遇難者家屬備受煎熬。
路透社報道,這次聽證會上,波音最大限度地展示承擔責任的姿態,但米倫伯格作為這家全球最大民用客機制造企業的掌門人仍然沒有回應參議員和遇難者家屬所提辭職要求。“我們在不斷改進,不斷學習。”他說,“這兩起事故在我職責范圍內發生,我真切感到有責任看著它(危機)處置完畢……我的重點是完成當前工作,(辭職)不是我參與的討論,也不是我的重點。”
本次聽證會的最大焦點是,美國聯邦航空局10月18日發布消息稱波音公司未及時向監管機構報告其兩名員工在2016年的一段通信記錄。這段記錄表明二人早已知道波音737MAX系列飛機的飛行控制系統存在嚴重問題卻選擇了隱瞞情況。
被追問何時知道這段記錄時,米倫伯格表示在第二次空難發生之前。這表明波音內部察覺問題大約2年后,管理層才獲知情況。“(此前)我們不知道”,米倫伯格說。參議員瑪莎·布萊克伯恩表示,公司最高管理層以“不知道”解釋出現的問題是讓人擔憂的。
觀察
波音的硬痛與軟痛
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多名議員表達憤怒,既針對先后兩起空難致死數百人以及波音涉嫌隱瞞安全隱患,也針對這一系列事件“拖累”美國形象。
波音作為全球最大民航客機制造商自陷泥潭,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連帶受傷。
波音是美國制造業最大出口企業和最大私營企業雇主之一,關聯數以千計供應商,貢獻出口利潤和就業崗位。737系列是波音最暢銷機型,停飛和延期交付產生連鎖反應,以致拉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數據顯示,受波音事件影響,美國今年第二季度GDP降低0.4個百分點,飛機及其零部件出口減少7.5個百分點。去年,這類出口合計1300億美元。
“硬實力”損傷以外,波音損耗美國“軟實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歷任美國總統出訪,一些場合帶上波音高級主管、帶動波音銷售,是雙邊經貿協議的組成部分,也是展示美國軟實力的機會。
波音客機安全事件正在為歐洲對手空中客車公司爭奪民航客機市場份額提供良機。另外,即便737 MAX復飛,美國聯邦航空局安全認證再難獲得外國航空監管機構完全信任。波音公司參與客機認證過程,美國在航空安全監管領域公信力受到重創。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華社 百度百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