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甲骨文破譯單字獎勵10萬元的新聞上了熱搜,網友們這才知道,原來甲骨文破譯單字獎勵10萬元。雖然破譯甲骨文的獎金很多,但是能拿到獎金的人,卻是少之又少。一字值十萬網友感嘆可惜沒實力破譯,不然,分分鐘就能發大財了,這可是傳說中的一字值千金呢。這需要相當的文化底蘊,能破譯出甲骨文是什么意思的,都是高才啊。
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最早的甲骨文發現于商朝,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是漢字存在的最早的形式。甲骨文在古代一開始并不被重視,資料記載的是在清朝光緒年間,當時主要以龜甲骨和獸甲骨形式出現,被藥店當做一味叫“龍骨”的藥材,《鐵云藏龜·自序》中清朝有人發現藥店“龍骨”上奇異的符號,遂開始高價收購。
后來隨著人們對文化價值的逐漸重視,人們開始把刻有符號的甲骨賣給收藏家和學者,而不是藥店。直到今天,世界上現存的甲骨片有15萬片左右,大部分在中國,其中有2萬多片流落到國外。從目前的甲骨文研究中,總結出的甲骨文共6000多個字,但是經過了眾多學者的努力,仍然只能準確釋義其中的1500余字。
為此,在2017年,中國文字博物館還發布了一條“懸賞公告”:破譯一個甲骨文文字獎勵10萬元,對已存在爭議的甲骨文文字作出新詮釋的單字獎勵5萬元。當然,這兩項的前提是研究成果必須得到文字博物館專家評委鑒定通過認可才行。可以說,破譯甲骨文文字就是一字千金。
除了破譯文字值錢外,收藏甲骨文殘片也非常有價值。從藝術角度說,這些骨頭上刻畫的一筆一畫,都是幾千年的前的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是中國書法的最初展現形式,所以非常具有欣賞價值。同時,甲骨文本身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是一些高端場所擺放的裝飾品。
在民間也有許多收藏者和破譯甲骨文文字的愛好者,他們不單單是為了拿那些豐厚的獎金,而是通過對不同甲骨片出現的相同形狀的字,結合已有的研究結果,這個破譯過程就像是在玩填字游戲,體會其中破譯的樂趣。當然真正的破譯比這個復雜的得多。
也有許多人都認為這只是個噱頭,估計最后也沒什么結果。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今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在剛結束不久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際研討會”間隙,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黃德寬表示:“單字獎勵10萬元”的征集第一批評選工作已經結束,最后入圍的有十多篇,從中選擇了兩篇分獲一、二等獎,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
那么究竟是誰獲得了此次“懸賞”的一、二等獎呢?據悉,經甲骨文釋讀專家委員會評審,入選首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共2項。南開大學蔣玉斌提交的論證報告《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被評為一等獎;首都師范大學王子楊提交的論證報告《釋甲骨文中的“阱”字》,被評為二等獎。
不管大家羨慕與否,反正筆者是實名羨慕。但是羨慕歸羨慕,我們更應該看到兩位學者背后的努力。從論證報告的內容就能夠感受到要編寫一篇這樣的論證報告并不容易。詳細的取證,嚴謹的推敲,引經據典,有理有據,每一步都不是說說而已。
盡管第一起評選已經結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大家將來沒有獲得高額獎金的機會。據黃德寬館長透露,目前,第二批的征集已經開始,歡迎社會各界繼續參與釋讀甲骨文的工作中來。希望就在前方,如果大家對甲骨文研究感興趣,那就趕快來嘗試吧!原來書中真有“黃金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