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武漢
繼新建火神山、雷神山兩所專科醫院后,武漢又建設三家“方艙醫院”,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今天上午9點多,首批轉運患者抵達火神山醫院,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剛剛,武漢發布通報《關于市民互聯網求助信息核實情況的通報》截至2月3日,有135條求助信息得到相關區和部門的積極響應,病患已得到妥善安置。
2月4日,首批轉運患者抵達火神山醫院,上午9時許,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于2日已正式交付解放軍支援湖北醫療隊。
據新華社消息,昨夜今晨,武漢市在江漢區、武昌區、東西湖區建設“方艙醫院”,用于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這三家“方艙醫院”分別位于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施工現場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昨晚(2月3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工作人員對室內進行消毒這里將改造成為10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昨晚23:30左右,醫療物資陸續到達,工作人員組裝醫療床。今晨0時,兩輛526公交滿載床上用品抵達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截至凌晨1時,運輸車仍在不斷載著物資進入場館,工作人員身影忙碌。
武漢客廳
昨晚22:45,首批醫療物資抵達武漢客廳,工作人員開始搭建安置站,今晨0時左右,100張病床己搭建成功。武漢客廳A區將安排1000張床位,B區、C區各安排500張床位。按計劃,將于今晚(2月4日)正式啟用。“方艙醫院”建成后,醫護人員從全市抽調,收治的病人將以輕癥為主,即檢測呈陽性但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的病人。患者癥狀一旦轉重,將及時轉入金銀潭醫院繼續治療。
洪山體育館與此同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這里可以容納400張床位,主要收治輕癥患者。如果入住的輕癥患者病情轉重,將進行轉院診療。
今天凌晨,在洪山體育館燈火通明,不少工作人員按照六人一組,不斷從外面抬著醫療床進場,館內訓練場上數十人正在緊張忙碌地進行組裝,比賽場地上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場地。
什么是“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在各種應急救治中也有廣泛使用。“方艙醫院”一般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
根據湖北省衛健委今天(2月4日)發布的疫情通報顯示,2月3日0時-24時,湖北省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345例,其中武漢市1242例;截至3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3522例,其中武漢市有6384例。
據長江云消息,武漢市昨天(2月3日)已開始征用27家醫療機構作為第四批、第五批定點醫院專門收治疑似病例,計劃提供床位2183個。此前,武漢市在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的基礎上,分三批征用了24家綜合醫院,臨時改造成收治發熱病人的定點醫院。第一批和第二批定點醫院提供床位4000余張,目前基本飽和。第三批定點醫院提供床位6000張,自1月27日起陸續投用。
武漢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五批定點醫院總計將提供超過1.2萬張床位,但全數投入使用還有一個過程。影響投用進度的因素,一方面是防護物資緊張,一方面是春節期間建設能力不足。該負責人說,定點醫院將遵循改建完一批投入使用一批的原則,盡快緩解發熱病人床位緊張問題。
新聞多一點
武漢開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四類人員”
2月2日,根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全市各城區都在進行“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工作。這四類人員是: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確診患者集中收治,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
2月3日,武漢市硚口區一家被改為新冠肺炎隔離點的維也納酒店門口,來自各個社區的“四類人員”帶著病歷和生活用品等待入住。
武漢市集中隔離和收治“四類人員”,目的是有效控制傳染源,堅決切斷傳染途徑,堅決遏制疫情擴散。此前,因缺少試劑盒等原因,武漢市一些發熱患者無法確診為新冠肺炎,難以得到有效的隔離和救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潛在的交叉感染。醫院發熱門診接診壓力大,病患居家隔離風險較高。“四類人員”集中收治和隔離后,將有效緩解這些情況。
2月3日,武漢市洪山區驛海柏曼酒店,醫生袁紅在查看一名疑似患者的肺部CT,并告知病患“您目前的感染情況不嚴重,不要害怕”。該酒店的醫生會根據疑似病患此前在醫院得到的診斷,對其做大致的病情判斷,并提供抗病毒、退燒的口服藥。
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求,確診的新冠肺炎輕癥患者無法全部進入定點醫院治療的,必須征用其他醫院或酒店作為臨時治療區,集中收治。疑似的新冠肺炎輕癥患者無法入院隔離的,必須改造酒店作為臨時隔離區,進行集中隔離。目前,武漢已有多家酒店被改造為新冠肺炎隔離點,隔離期間,各區免費提供食宿、醫學觀察和治療。
2月3日,武漢市洪山區驛海柏曼酒店,醫生林凱送完病人后摘下帽子,封閉的防護服讓他滿頭大汗。據醫護人員介紹,有些疑似患者會有心理上的恐慌,他們現在還兼職“心理醫生”,對患者進行精神安撫。
綜合 | 新華社 長江日報 澎湃新聞 中國新聞網 中國青年報 長江云 武漢發布 軍報記者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