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是一個電商大國,快遞數量多年來穩居全球第一,每天產生超過1億件快遞,2019年更是首次突破了600億件,人均使用快遞包裹的數量超過42件。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快遞從業人員超過300萬人,年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但一直以來并沒有標準規范,導致亂象頻出,比如暴力快遞、丟件、態度惡劣等等。
為了更規范管理快速增長的快遞行業,近日人社部、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快件處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快遞員和快件處理員職業將分別設置五個等級,同時明確各等級需掌握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未來將進一步編寫培訓大綱和教材等。
消息一出便立馬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有不少網友調侃道,以后快遞要分青銅快遞員和王者快遞員了,不過也有網友指出,若以后要學教材要考試,這樣會不會增加快遞員的工作壓力。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是為了推動完善勞動薪酬制度,引導企業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不過小編認為,快遞是服務行業,門檻并不高,與其讓快遞員學習教材,考職業技能證,還不如完善快遞輸送鏈條的相關法律,明確好寄件人、快遞員,還有快遞公司三方各自的權益與責任。你怎么看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