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武漢小雨,空曠的街頭除了街頭懸掛的新年掛飾,就是偶爾穿行的私家車。往年,有著“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是最熱鬧的,這里有全世界最多的注冊大學生,100萬人。此外,還有400萬的外來人口。
2020年1月23日凌晨2點,農歷臘月二十九,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宣布“封城”,除對外交通暫停外,全市公共交通也暫停運營。
加入公益給醫護人員當司機
“我刷新聞的時候看到有同濟的醫生凌晨下班卻打不到車,有些難受。”吳輝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于是在微博上看到公益助力醫護出行的號召,他果斷申請加入了。
26歲的吳輝是武漢本地人,他是一個少兒機器人編程的培訓機構老師。日常,他就是給3-15歲的小朋友上上課,而在今天,他專門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早上10點,吳輝下樓,先給自己的車消毒。10點半,準時出發去接今天的“第一單”客人,是武漢市第八醫院的兩名護士。兩個小姑娘話不多,但在醫院下車告別的時候,她們跟吳輝拜年,吳輝沖她們揮揮手說“加油”。轉身,吳輝去了高速路口。
“第二單”的客人是一名從孝感回同濟醫院的一線護士。武漢“封城”了,小姑娘搭乘的大巴沒能進城,拖著大包小包在高速路口等吳輝。“路有點遠,今天又下雨,我到的時候她已經等了快1個小時了。”吳輝說,護士上車后就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說著說著帶著哭腔。小姑娘剛回家過年,就接到醫院的通知讓回來待命,但目前醫院里是什么情況并不清楚。“聽到醫院里缺人,她就馬上想辦法回來了。聽她給家人打電話,家里人并不贊同。”吳輝說,看著這些已經回家過年的一線護士在“封城”后又進城,他特別佩服。
但其實,他心里也怕。這兩天,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信息迎面而來,周圍的人都成了驚弓之鳥。他也怕,但他很快拉到了一位隔離病房的醫生。
醫生們給了我信心
“隔離病房的醫生給了我很多信心。”吳輝迫不及待地跟記者說他遇見的這位武漢協和醫院隔離病人的醫生。“他是第一批就接觸到這個肺炎的醫生,很厲害的。”吳輝語氣里滿是驕傲,跟記者分享他從隔離病房醫生那聽到的權威科普。“他告訴我,這個病的傳染性很強,但致死率沒那么高。如果人平時身體比較健康的話,自動隔離一段時間是能自愈的。但年紀偏大,有基礎病的會比較危險。”
“現在醫院的床位和物資不夠,而且人多,普通發熱的人很容易就交叉感染了。就像我哥哥,昨天也發燒了,但今天就退了,就是普通感冒,我們都沒去醫院。”日前,武漢很多發熱門診定點醫院門口排起了百米長隊,發熱、咳嗽、胸悶……輪番提示的新型肺炎典型癥狀給普通市民以警示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疑似或輕癥患者日夜蹲守醫院發熱門診,一時間人心惶惶。如果是輕度的癥狀就立即到醫院就診,還不注意戴口罩的話,極有可能在醫院排隊就診的過程中,形成交叉感染。
武漢同濟醫院 齊劍東攝
“醫生的目的就是讓我不要那么害怕。”從吳輝的表述來看,那位隔離病房的醫生給了他很大信心。原本,他報名出來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家里人并不太贊同,但晚上回家,他把從一線醫護人員那聽到的消息說給家人聽,家里的氛圍都沒那么緊張了。
吳輝覺得他自己這一天收獲特別大,不僅每個搭車的醫生和護士都給他拜年了,收到了時下最緊缺的口罩和手套,還搞清楚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肺炎。
我還想再送一天
1月24日,是公益助力醫護出行的第一天。招募公告出來后,他們通過網絡招募到了很多志愿者,然后按照地區分成若干個小群開始預約接送服務。每位志愿者會拿到一個防護通告,清楚羅列了車輛管理和醫務人員需知。醫護人員在群里發出帶有時間、地點的人找車預約,志愿者們就近提供服務,醫護人員上車時再向志愿者司機出示電子執業資格證書。一天之內,幾乎覆蓋了全市醫務工作者的免費接送服務。
除了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外,這個志愿組織還承擔了武漢市多家醫院接受到的社會捐助進城的工作。醫院將可用物資標準發在群里,各個條口的志愿者按照標準去高速路口或者機場接送物資,對捐助物進行簡單判斷、驗收后,將醫院急需的物資運往相應的醫院。
“聽說要封城的時候,我趕緊去把車加滿了油,想著萬一有什么事可能用到,但沒想到還能幫助他們。”吳輝對這件事很上心。在看到1月25日下午,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連續發布8號、9號通告后,吳輝還在想著明天能不能出來再送醫護人員上班。“下午說機動車禁行了,晚上好像又聽說只有收到通知的車禁行,不知道會怎么通知。今天,醫生和護士送了我一些口罩和手頭,還夠我跑四五天,四五天后政府應該就會有更好的辦法了。”吳輝還想再跑四五天的緩沖期,而且他相信政府的應對會越來越流暢。
他告訴記者,今天他送了一位已經三天三夜沒回家的急診醫生。從醫院到他家,路很遠,車開了50分鐘,但醫生說中午也沒有宿舍休息。可等到晚上,他在群里看到消息,醫院已經提供宿舍了。吳輝相信,整個城市的效率會越來越高。
采訪快結束的時候,吳輝還在叮囑記者,希望幫忙打聽一下,明天他的車還能不能出門,再送一天。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本文編輯:魯洋
審稿主任:楊小明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