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農業銀行原副行長蔡東被任命為吉林省副省長。這是今年任命的第6位來自金融系統的副省長。如今全國約一半的省政府配備了“金融副省長”。儼然已成為各省“標配”,成為發展新經濟強有力的生力軍。
這16位來自金融系統的副省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年輕化。以“65后”居多,其中還有6名“70后”,年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
2、高學歷。擁有高學歷畢業于名校,這些“金融副省長”不乏海外名校“學霸”,其中9人經濟學博士,還有二位大學老師。
3、國際化。數名“金融副省長”曾有海外學習、工作經驗。
4、金融履歷豐富。工作履歷上看都在金融系統有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幾乎均擔任過五大行或金融監管部門的高管。
5、地域上均衡布局。 從地域來看,金融產業發展較好的江浙和四個直轄市先配備,逐步向中西、東北、西南地區拓展,涵蓋了三個發展層次。
隨著近年來實體經濟增速放緩,中國金融業積累的風險開始顯現。金融內部資金空轉嚴重,尤其國有企業的杠桿率高居不下;隱性債務不斷膨脹,債券違約頻現;P2P亂象等考驗著地方政府的協調處置能力。此刻“金融副省長”體現了中央對地方金融發展的加碼,堪比“救火隊長”。
金融高官赴任將連接中央與地方,既要負責本省的經濟金融挑戰,同時又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推進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和金融改革。
工作重點可以看出: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視、不斷趨緊的金融風險防控和以互聯網金融為觸手的金融數字化、智慧化。
面對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金融副省長”如何在任期內更好地發揮專業優勢,處置金融風險,搞活地方經濟,給外界帶來了諸多信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