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寧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天,看到一則消息五味雜陳,據環球時報報道,山東無償援助給武漢350噸蔬菜,當地卻分發到各大超市去賣,超市以略低于市場價格賣出后再將錢款交給紅十字會。
2020年1月29日和1月30日,湖北省紅十字會分別在“博愛荊楚”微信公眾號和門戶網站上公布了第一批次防控新型冠狀肺炎捐贈物資使用情況,但在其中記錄“N95口罩36000個”的接收和使用被網友發現問題,提出疑問。隨后湖北省紅十字會聲明發票寫錯、口罩型號寫錯,但是聲明卻連文書落款時間也錯了,隨即秒刪秒改。
澄清筆誤時發生了筆誤,之后再次澄清,這一系列操作讓公眾對其信任降到了最低。而且隨后更有網友質疑口罩的流向存在嚴重問題,堂堂三甲醫院三次告急,卻只分到區區3000只口罩,而沒有接診疫情患者的莆田系醫院卻得到18000只之多。從之前的湖北省黃岡市衛健委主任一問三不知,到現在的紅十字會對所接收物資處理一錯再錯。僅僅靠一句“工作失誤”就想打消公眾的質疑,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紅十字是醫院的標志,是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沒想到這不是象征符,應該是形容詞,紅色的十字,代表你留著血淚打拼下來的愛心捐助全部被拿走,他們把“十”都帶走,留下的是“零”的絕望和黑暗。
公信力是所有部門所有逆行者一針一線織出來的,公信力若有“內傷”,愛心難免彷徨。莫讓機構形象再受重創,一旦打成結就難求解!最好的道歉是真正加強公開捐贈信息的審核,安排專人專項負責物資的分發,人少則征集志愿者,向快遞公司尋求幫助,迅速落實到位。成立專門組公布所有收入、支出明細,像公布疫情一樣做到隔天公布,讓監督的陽光照拂善款善物流向!
一筆筆善款善物的背后,就是一顆顆滾燙燙的愛心,容不得蒙塵,更容不得蒙蔽。每一筆款物抵達該抵達的地方,盡快解決醫生的燃眉之急,才不會辜負億萬萬的愛心。大疫當前,大愛噴涌,公信力破壞容易修復難,更需經得起審視。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