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世界華人周刊、
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
從1月20日開始,
中國再度被鐘南山的名字刷屏,
距離我們上一次認識他,
已經整整過去了17年!
17年前,非典爆發,
67歲的他說: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
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17年后,爆發肺炎疫情,
鐘南山院士坐在前往武漢的高鐵上,
因為沒有車票,他被安頓在餐車一角。
一坐定,他便馬上拿出文件來研究,
累了就靠著座椅閉目養神……
▲鐘南山在去武漢的高鐵餐車上。來源:廣州日報
隨后,已經出任國家衛健委
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的鐘南山,
又前往武漢金銀潭醫院和
武漢疾控中心了解情況。
他來不及休息,
馬不停蹄從武漢登上飛往北京的航班。
到達北京,他馬上趕往國家衛健委開會,
回到酒店,凌晨2點來鐘才睡下。
我們不能忘記,
鐘南山已經84歲了,
84歲的他重新披甲上陣,
他又一次,為國出戰!
鐘南山自己也不確定
當年是否感染了非典
時間回到17年前……
2003年1月18日離羊年春節不到半個月,67歲的鐘南山已經整整38小時沒合眼了!
在檢查完病房之后,他突然頭暈眼花、身體發燙……
“是不是得了SARS?”
他去照了片子,確實是左肺出了問題,他沒有去檢測,只是憑經驗覺得感覺不是SARS。
“不過,當時也不敢十分確定,所以就用一般的抗生素治療了五天。這個事情只有一個護士、我的保姆和我愛人知道?!?/span>
2003年2月16日,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英東廣州重癥監控醫學中心內,鐘南山(右)與其他專家一起醫治一名非典病人。
那時候,鐘南山就在家里輸液,為了輸液他在家的門框上還釘了一個子,到現在還沒拔下來。
后來再去復查,左上肺的肺炎已經消了。
他一直沒跟人講,大家都以為鐘院士出差了。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左胸很疼,很虛弱,拿個碗都會往下掉。但一直有個信念,就是不能出事!”
鐘南山深知,他是一面旗幟,必須飄揚在陣地上。如果在這個時候自己得了非典影響不大好。
鐘南山坦言:“所以一直到現在,也還不知道當時是不是得了非典,不過我自己也不想搞清楚,因為那是個特定時期,因為不適合公開?!?/span>
只要是經歷17年前“非典”的人,都對那一場戰役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
電視上每天都在播報最新的感染人數,醫護人員很多都倒在一線,到處都在搶購板藍根和醋,學校全部放假……
因病死亡的人數在漸漸增加,真正的發病原因卻始終找不出來。
當時,醫生們沒有采取最高等級的防護措施,導致一批批地倒在了崗位上;
病人們則沒有意識到這是急性傳染病,很多不主動就醫,導致身邊的人都被傳染。
鐘南山認定,這是一種罕見的新型病毒。這種病毒,傳染性極強。
要不要公開這個信息?
一旦真相公布,可能會引起公眾恐慌,對社會造成巨大壓力; 可是如果他不站出來,摸不清狀況的人們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疫情豈不是控制不???
鐘南山陷入了兩難之境。
這不是衣原體感染
而是病毒
他去了父親的墳前。
鐘南山的父親是鐘世藩,我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曾是留美醫學博士,在醫學界地位很高。
鐘南山很敬慕自己的父親:“我父親是兒科專家,他一生講話很少,但每講一句話,一定要有依據”。
▲ 鐘南山父親鐘世藩
1960年,24歲的鐘南山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也就是后來的北京大學醫學部。
從此,他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了一名杏林高手。
1985年,鐘南山被任命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
1996年,他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是如此地優秀,完全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
已經年過花甲的鐘南山,卻滿懷困惑地站在了父親墳前。
然而,那一天,他在父親墳前站了很久很久。
思考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
2003年4月10日,在中外記者云集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們七嘴八舌。
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
鐘南山鏗鏘有力的聲音還是傳入了每個人的耳中:“根本沒有控制!現在怎么治療沒有好辦法,特別是還不知道病原!”
隨后,鐘南山頂著巨大壓力,堅持自己之前的判斷:
這不是衣原體感染,而是病毒!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
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2003年,鐘南山的一句話震天撼地: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在抗擊“非典”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們完全像戰士一樣沖鋒在前。
很多醫護人員拋下家庭子女,連續幾個月不回家。
即使中間有機會回去,也不敢進門,只敢遠遠看一眼自己的家人。
鐘南山更是如此。
他告訴自己的同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span>
他鼓勵自己的下屬,“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我們本來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艱巨的救治任務舍我其誰?”
那些病情最沉重的患者,接連不斷地被送了過來。
即使傳染性極強,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感染,鐘南山還是堅持近距離觀察每一個患者。
尤其是患者的口腔。
這是極度危險的,因為傳染的重要途徑就是唾液飛沫。
在確定“非典”是冠狀病毒引發的之后,鐘南山使用了激素。
這是唯一的辦法。
在鐘南山的堅持之下,奇跡出現了。
病人們的性命幾乎都保住了,籠罩在大家心頭上的死亡陰影,終于煙消云散了。
2003年8月,“非典”病毒,終于銷聲匿跡。
鐘南山被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2004年,他當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84歲再度出征
今天,祝福這位老人
祝福所有前線的醫護工作者
每逢國家有難,必有英雄挺身而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span>
84歲的鐘南山,是德高望重的學者,是名滿天下的院士。
他的人生,早在17年前就已經實現了不朽。
用通俗點的話講,他什么都不缺,可以安心頤養天年。
▲鐘南山
可是今天,84歲的他毫不猶豫收拾好了行囊。
今天網上有一條被點贊幾十萬的微博:
年紀小的孩子應該不認識他吧,2003年,“非典”時期,“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的鐘南山?,F在2020年,他84歲了,他去了武漢。
他告訴我們,這個病確實會傳染,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
他告訴我們,買不到N95口罩,普通口罩也可以阻止飛沫;
他說,有信心不會讓“非典”重演。
所以,不要怕。
我們有這樣的無雙國士,2003年的災難都扛過來了,這次也必能平安度過。
還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鑄成了生命健康的長城。
我們能安穩地度過一生,是因為他們一直負重前行,為我們爭得了盛世太平。
鐘南山,和他的同仁們,從來都不畏懼死亡。
▲同濟醫院志愿者申請書
據@藍莓醫生 微博,同濟醫院第二批志愿報名已經滿員。
申請書中寫道:
如有需要
我自愿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
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治療活動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昨天,一組武漢醫生的朋友圈
更是感動中國!
他們中,有人堅守了432個小時
有人日以繼夜地救治感染病患
他們,凌晨1點
仍在奮戰!
他們也是兒子、女兒
為人妻母,為人夫父
他們也有溫馨小家
也是親密愛人
身臨一線,他們也會擔心
然而一旦有需要
他們義無反顧,全力以赴
沖到最一線
無懼各種風險!
毫無怨言,始終堅守,正如武漢一線醫生@幸福平安且旺旺的就是我 所說,這是責任:
接到通知(24h隨叫隨到)前就有了心理準備,內心比較平靜,知道這是責任。
今天,我們一起祝福
84歲的鐘南山院士,
祝福所有奮戰在前線的醫生;
今天,我們更要倡議,
在這個春節假期,
能不去武漢就不去武漢,
能在家就盡量少去人員密集場所,
能戴口罩一定要戴上口罩,
身體有疑似癥狀一定要就醫!
密切關注權威通報,
不信謠、不傳謠!
我們更要有信心,
17年前戰勝過非典的中國人,
17年后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一定能戰勝疫情,
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
不見硝煙的戰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