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高航 張晨光)“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人大代表,我想說一說推動農村特色發展的事兒。”李文友一邊翻閱著自己撰寫的《關于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報告,一邊向記者說到。李文友是唐山市豐潤區常莊鎮門趙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今年已經是他作為河北省人大代表第三次來參加省兩會了。
李文友向記者介紹,去年村子里把通往縣城的路重新做了柏油翻修,也建起了一個代表村子文化符號的大門樓,鄉親們出門更方便了。
“日子越來越好,正是得益于村子里有自己代表性的產業。”李文友介紹到,門趙莊村有五十多戶都在從事門類制造業,整體上經濟收益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李文友說:“想要實現鄉村振興,還需要進一步的推進農村的特色產業發展。”作為多年深扎一線的基層人大代表,李文友說自己在這方面感觸頗深。
河北省人大代表李文友在參會。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晨光 攝
在自己撰寫的《關于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中,李文友這樣寫道:“河北省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但是與所具備的資源稟賦、比較優勢相比,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李文友向記者介紹,以唐山為例,遷西板栗、玉田包尖白菜、曹妃甸濕地蟹、曹妃甸河豚魚、遷西栗蘑、灤南大米等品牌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享譽全國,豐潤區門趙莊村的門類制造業、開平區豐山村的粽子文化產業、遵化的紅木家具產業和銀器加工業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但是從農產品品牌看,像衡水六個核桃、承德露露那樣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較少,同類品牌雜亂,僅唐山板栗類品牌就達10多個,沒有形成規模影響力和品牌競爭力,所以需要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業發展來助力鄉村振興。
“應出臺相應政策加以大力扶植,通過產業振興培育農業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李文友提議,在政策背景的支撐下,還應該積極扶持優勢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加大招商力度,加強研發投入,延長農村產業鏈條。積極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產業聚集,將相應的項目、資金、人才向產業扶貧聚集,向農村產業發展和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運用互聯網思維開拓市場,將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加速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步伐,實現農業發展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從而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推動豐潤區門趙莊村的門類制造業的發展,形成自己的規模影響力和品牌競爭力,繼續探索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經驗。”李文友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