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記者 趙燕華 通訊員趙清、吳海瑩
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進入最后沖刺決戰階段。在眾志成城的戰“疫”最前線,有駐粵企業的拼搏身影,他們從廣東出發,目前正與福建、貴州、湖南等地的兄弟企業為醫院建成而沖刺決戰。
疫情就是命令,為以最快速度建成武漢雷神山醫院并確保建成之時即能投入使用,2月4日晚,駐粵企業中建四局主動請纓,迅速成立援建指揮部,馳援雷神山醫院建設。
短短一天時間內,中建四局緊急集結230余名建設者,連夜“逆行”馳援建設雷神山醫院,并從廣州、貴陽等地火速調配物資連夜北上送往武漢。
中建四局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屬骨干公司,是中央駐粵大型建筑企業。本次建設任務由中建四局安裝公司負責,主要任務包括:承擔武漢雷神山醫院A9區25套病房的機電安裝、水電系統、新風系統、智能化部分等業務工作。
“2月4日晚籌集,5日就集結230余人和全部設備到達武漢,6日就全體投入施工建設。”中建四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易文權介紹,企業黨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中建集團工作安排,舉全局之力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發揮中建四局人奮勇拼搏的精神,力爭圓滿完成建設重任。
據介紹,中建四局建設者從四面八方緊急馳援,盡銳出戰。24小時內,逆行入漢的建設者230余人就在雷神山集結。中建四局為工人配齊了施工作業所需的電子機、角磨機、切割機、開孔機等百余套設備。
“到現場即上戰場,立刻開展施工。所有人員都奮力拼搏,盡最大努力與時間賽跑。”中建四局安裝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總經理李中定介紹,火速馳援的隊伍連夜從廣州出發,驅車1000多公里,凌晨三點到達武漢,在援建項目現場成立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隊及青年突擊隊。面對中建四局在武漢地區無分公司、無項目部和無相關資源“三無”困難面前,很多主動請纓參建的黨員干部職工,沖在最前面,奮戰在第一線。
“我雖然體力沒有年輕同志好,但一樣可以堅持!這種時候,作為黨員就要沖在最前面。”今年46歲的老黨員范永元不顧家人的擔心和阻攔,毅然來到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剛進場的項目團隊面臨著現場不熟悉、人手不夠、需要協調事宜多、資源少等難題,范永元作為安裝給排水方面的專家,堅持坐鎮現場,多方協調,為A9區域的水管安裝提供有力指揮。
有著10年黨齡的黨員鄧海衛與范永元一樣,在接到援建雷神山醫院征集令時,就立刻主動請戰,擔下了物資運送的任務。為了將援建物資順利送達雷神山醫院,他和共同并肩作戰的“戰友”李晨連夜整理出一部分援建物資,來不及吃上一口熱飯,用“使命必達”的氣魄開著皮卡車,凌晨出發,翻越1095公里的路程將物資精準送達。
目前,全體作業人員正緊張投入施工,力爭最快速度完成A9區25套病房的施工作業,確保醫院盡快完工,早日投入使用。
據悉,中建四局除援建雷神山醫院外,在廣東、貴州等地也主動勇擔國企擔當,全力以赴投入抗擊疫情阻擊戰,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的建設工作中,中建四局人正在日夜兼程,全力以赴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來源 | 羊城派
圖片 | 受訪者供圖
責編 | 陳澤云
審簽 | 李志文
實習生 | 張麗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