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一場馬拉松,每個人幾乎都拼盡全力去完成,當沖過終點的那一刻,有各種復雜激動的心緒,身體也終于獲得了解脫。
然而我們的身體卻并沒有因為比賽的結束而馬上恢復正常,完成比賽后,身體的免疫力會大打折扣,身體不僅丟失大量鹽分和水分及耗盡能量,肌肉堆積大量乳酸和各種酸痛以及疲憊不堪,身體也處于非常脆弱的時期。如何更快地滿血復活?是每一個跑者都需要重視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賽后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01 組織細胞損傷
我們跑步完產生的肌肉酸痛,根據肌肉酸痛的時間,把它們簡單的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即時痛;指的是剛運動完,就能感到的肌肉酸痛。
第二種是延遲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指的是運動完,酸痛感不是發生在運動結束的當天,而是在第二天、第三天……
一般而言,肌肉在八小時到一天之后,就會開始出現酸痛,有時將持續一星期之久。
乳酸堆積一般在1~2小時就差不多被身體處理掉了,如果跑完步第二天肌肉還是酸痛,那就是延遲性肌肉酸痛了。(很顯然一場馬拉松下來肯定會產生延遲性肌肉酸痛)。
02 免疫系統下降
馬拉松過后,身體各部位忙于修復損傷,原有的免疫機能平衡被打破,這給外界病原體提供了可趁之機。正所謂“平時不感冒,賽后噴嚏打三天”,原因就在此。
那么,賽后如何恢復呢?
01 放松肌肉
如果是比賽完當天的話,可以進行冰敷、或泡個冰水浴,以減緩損傷、消除疲勞。
如果沒有冰,也可以及時拿冷水對腿部進行沖洗,或者可將腿在冷水桶中泡一泡,再或者拿個袋子裝上冷水(還可以再加點冰)放在酸痛部位。冷水能夠起到收縮血管和肌肉組織的作用,防止過多的血液在腿部堆積。另外,24小時內是冰敷,24小時以后就用熱敷。
睡前則可以洗溫水澡并做適度伸展,放松肌肉,讓自己有個好睡眠,以讓你受到損傷的肌肉得到充分恢復。
休息,是馬拉松恢復的不二法則。
02 糖原補充
一場馬拉松下來對身體的消耗非常之大,熱量甚至超過了3000卡路里。這也使得我們身體里儲存的糖原被消耗殆盡,如果沒有新的能量補充,就會造成身體的瞬間疲累,因此需要及時對身體的能量進一步提供補充。
而且此時,身體對于養分補充極為敏感,吸收營養的效率甚至較平時還高出50%,此時最適合補充高糖指數的食物,能量棒、香蕉、糖水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同時能搭配適量蛋白質,效果會更好。
03 電解質補給
同樣的道理,由于我們在跑步過程中會大量出汗,因此出汗除了容易導致脫水以外,隨汗液丟失的還有鈉、鉀、鎂、鈣等電解質。鈉丟失會使身體軟弱乏力、惡心嘔吐、肌肉痙攣。鉀丟失會致心律失常、肌肉無力、肌溶解、腎功能障礙。
電解質的作用就是,幫助肌肉接收大腦傳遞的信號,調節肌肉收縮,保持人體各器官系統正常活動和動態平衡。電解質的丟失會影響到肌肉活動,從而與脫水一起使得人體發生疲勞。
所以才需要運動飲料、電解質泡騰片和電解質膠囊(鹽丸)等電解質補給品。當然還有橘子汁、番茄汁等等,也可以每1-2小時,喝1-2升的水。
賽后1-3天推薦食譜
早餐:全麥面包或者面食,搭配燕麥或牛奶,也可適量添加一些水果
午餐:米飯或者面食,搭配種類豐富、口味清淡的蔬菜
晚餐:米飯或者面食,搭配魚蝦等含鈣量豐富的食材
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或者酸奶
04 訓練恢復(積極恢復)
在賽后第二天,可以做一些低強度的交叉訓練,比如游泳,瑜伽,普拉提,或是僅僅拉伸。促進血液循環,肌肉恢復。如果感覺不錯,可以進行一些低強度的5-10公里的恢復性慢跑,也是排酸跑。(這里排的“酸”不是指乳酸,而是上文所述“延遲性肌肉酸痛”)
賽后第二周如果有傷或是身體不適,可以繼續進行低強度交叉訓練,如果身體狀態良好可以進行短距離( 5-10公里)慢跑,可以增加跑步的頻率,但是控制跑步的距離和強度。
04 心理恢復
最后我們還想再額外強調一下,除了生理之外,心理層面的恢復也很重要。
當沖過上馬終點的喜悅心情褪去后,有許多人患上了“馬拉松后憂郁癥候群”(Post-Marathon Syndrome, PMS),這就和度過一個愉快周末,忽然發現星期一到來的感覺一樣,很悶、像是泄了氣的氣球,對一切賽事和訓練都感到提不起興趣,甚至感到失落、想放棄跑步。
此外,如果重回訓練后,身體發出不舒服的感覺或心生厭倦,請將賽后的過渡期再延長一些。
其實,世界頂尖的馬拉松跑者,在一場大賽后都會完全休息好幾周,甚至幾個月,他們不怕因休息而造成的體能減退,因為徹底恢復后的身心才能接受更高的挑戰。
推薦一套賽后恢復時間表:
- 賽后0-5分鐘:領取獎牌,拍比賽紀念照,發微博,告訴那些對你重要的和你愛的人,你順利的完成了比賽。
- 賽后5-15分鐘:不要坐下來,慢慢的走動。讓你的身體從激烈的比賽模式恢復到日常模式。不要讓心率過快下降,防止乳酸急劇堆積。
- 賽后15-45分鐘:吃東西,補充300-400卡路里易消化的碳水和蛋白質。保持血糖水平,補充肌肉糖原,修復肌肉。如果天氣比較熱喝些運動飲料,如果天氣比較冷喝些熱湯。一般建議碳水與蛋白質的比例4:1的食物(酸奶是種不錯的選擇)。
- 賽后30-60分鐘:將腿在冷水中泡或用冷水沖5-10分鐘,然后穿上壓縮褲。幫助排酸,減少腫脹,快速恢復。
- 賽后30-60分鐘:平躺后,將腿抬起,靠在墻上5-10分鐘。有助于拉伸同時防止腿部大量充血。
- 賽后6-24小時:通過拉伸或用泡沫軸充分放松肌肉(如果有條件進行一次按摩就更完美了)。
- 賽后第一周:做一些低強度的交叉訓練,比如游泳,瑜伽,普拉提,或是僅僅拉伸。促進血液循環,肌肉恢復:如果感覺不錯,可以在本周后半段進行一些低強度的5-10公里的慢跑。
- 賽后第二周:如果有傷或是身體不適,可以繼續進行低強度交叉訓練。如果身體狀態良好可以進行短距離(5-10公里)慢跑。可以增加跑步的頻率,但是控制跑步的距離和強度。
- 跑后第三周:逐步增加訓練里程和訓練強度,慢慢向正常訓練強度靠攏。
- 跑后第四周:如果沒有傷病,回到你的訓練中來。新的比賽又在召喚你了!這項運動能帶給你的快樂,你漸漸的將它作為你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甚至像是一種信仰。
責任編輯: